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1.
邓俊康 《考试周刊》2013,(91):28-29
在影响《门罗宣言》的众多因素中,英国因素和原西属拉丁美洲地区的新兴独立国家因素无疑是两个重要的国际因素。其中,英国因素不但促成了《门罗宣言》的公开化,而且和后者一道对《门罗宣言》的内容也产生了作用。  相似文献   
2.
邓俊康 《考试周刊》2012,(62):40-41
拿破仑的小农主义是其农业思想的核心,这一思想是当时法国历史现状的写照,是现实主义的产物。它所产生的历史背景,所包含的主要内容,以及所产生的历史作用,都尊重当时的现实,服务于当时的现实需要,符合当时的时代逻辑。  相似文献   
3.
1789年7月开始的法国大革命,之所以未剥夺小农土地发展资本主义大农场,是因为当时的法国既没有大幅提升农业商品生产力的必要性,又没有能保障该变革进行的领导力量,同时也没有成功进行该变革所必需的社会安全保障机制.正是这些因素,使法国大革命后建立的政权在处理国内土地问题时没有复制英国圈地运动模式,而是让众多小农变成了小块土地所有者,以致法国资本主义农业在长时期内主要沿着富农经济道路发展.这无疑是符合18世纪80年代末法国国情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4.
邓俊康 《考试周刊》2014,(89):23-23
清末取缔科举制有诸多原因,面对时代使命和当时中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科举制的不足才是废除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邓俊康 《文教资料》2011,(22):96-97
在美国内战前的19世纪,其南部种植园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棉花种植园奴隶制经济的大发展。本文在学界既有见解的基础上,从市场、法律和土地三方面,对当时美国南部棉花种植园奴隶制经济大发展的原因做了新的梳理。  相似文献   
6.
在大革命前 ,法国工业品出口的主要支柱产品及其所面向的顾客市场都不同于英国 ;且法国的棉纺织品、钢、铁产品都无法与英国产品进行争夺国际大市场的较量。这些不同之处和弱势之处也都是法国工业品出口有别于英国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一) 公元十世纪西藏开始进入封建社会,新兴的封建地方势力以“政教合一”的形式出现于社会政治舞台。十三世纪中叶,嘛喇教萨迦派在元朝中央政府的册封和支持下开始执掌地方政权。当时表面上,世俗事务与宗  相似文献   
8.
十五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英国圈地运动,是将分散的小土地经营整合为大规模的农场经营的运动。它给后世或他国进行传统小农业的商品化、农场化改造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历史经验。本文着重从当时的市场可行性,英国贵族地主土地观念的更新,以及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三个方面,论证了圈地运动成功的原因,并从中揭示出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9.
19世纪法国的农业经济继续以小农经济为主体。史学界对法国19世纪小农经济的评价呈现出肯定与否定两种不同的观点。本文探讨了19世纪法国小农经济盛行的原因,以及小农经济的属性与历史地位。这对于公正地评判法国小农经济的历史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