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文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生的价值究竟是什么?这是被无数人追问过的问题。雷锋用他短暂的人生诠释了这个问题,正如他在日记里写的:“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相似文献   
2.
姜夔,饶州(今江西鄱阳)人,后寓居湖州,靠近苕溪的白石洞天,故号白石道人。姜白石是继苏东坡后又一位艺术全才,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通。尤其在词作方面,姜词“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在婉约与豪放两大派之外,另开清刚一路。冯金伯说“词莫善于姜夔”,甚至有人推尊白石“犹诗家之有杜少陵”,由此足见其地位及影响。  相似文献   
3.
诗酒醉年华     
一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巅峰,但通往巅峰的其他高山往往容易被人忽略,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组高山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史上所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始于东汉建安年代,迄于隋统一,历时约四百年。在这之前,能真正被称为"诗人"的,大概只有屈原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大批诗人涌现,而且多呈"集团"式,如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竟陵八友"等,他们在诗歌的荒野里开疆拓土,引领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戏曲研究成就非凡、特色独具。笔者以为,在新文化运动的大背景和当时的整理国故运动中,力图探讨这一特定时期戏曲研究的总体特征和生存状态,进而解构其兴盛之内外机缘,对其在戏曲研究史上的意义和价值作出判断和定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