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献血会不会有碍健康一直是人们最担心和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医学生理学的理论和半个多世纪的无数次献血实践,已经肯定地得出了问题的答案:适量献血不仅对身体无害,而且会有一定程度的益处。  相似文献   
2.
人在傍晚或暗处看不清东西,叫夜盲症.夜盲症患者的感光功能在视敏度(视力)、颜色视觉、暗适应与明适应、视野等几方面与正常人相比有所不同,文章从这几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症及其发生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病因多元、多环节发病、与增龄和性别密切相关的渐进性全身性代谢性骨病,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中老年人群。本文主要介绍OP的发生机制与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4.
探究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要成功实施探究性教学,教师除了要掌握其基本的操作方法与技能外,更要切实把握其在具体学科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5.
高脂血症引起血小板功能亢进,在动脉硬化易患部位,单核巨噬细胞聚集,吞噬大量脂质促进其病理发展。目前,有些药物虽能降低血浆中脂质水平,但未发现其代谢产物外排增加。所以,更好的办法还是饮食防治,限制饱合脂肪酸的摄入,增加蔬菜和有防治效果的食物,这些食物具有降血脂作用,因此,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郭增平 《华章》2008,(17):168-169
科学献血有益健康,能有效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能减少癌症的发病率,净化人的心灵,使人更加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7.
浅谈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智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物教学中要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不仅要抓好理论教学,还应该注重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智能.教师在讲实验时要进行启发引导,在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培养开拓型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郭增平  朱纯义 《华章》2007,(4):59-59
这篇文章以解剖生理课为例.介绍了改革课堂教学,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纠正学生厌学情绪,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 ,收缩压≥ 14 0mmHg或舒张压≥ 90mmHg(继发性高血压除外 )即为高血压病。该病为常见病、多发病 ,其发病率在我国乃至世界呈上升趋势 ,这与人们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食物结构有密切关系。调节饮食结构如食物中少Na+ 、多K+ 、多Ca2 + 、增加不饱合脂肪酸及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多食蔬菜、水果 ,限制饮酒、戒烟、减重及调整生活习惯 ,适当增加运动等 ,对无高血压病者可起预防作用 ;对已患病者 ,视其病情轻重 ,有治疗和辅助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原理与临床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原因是由于骨重建不平衡,骨吸收稍大于骨生成,从而导致持续的轻微骨量丢失。骨质疏松症表现为骨及肌肉疼痛、身材缩短、脊柱变形、易骨折等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