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高校的古代汉语教学存在不少问题。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教学方法刻板;教材内容偏旧,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教学效果考核的方法不尽科学。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建立激励机制;调整教材内容,使之更切实用;建立健全授课教师考评制度。  相似文献   
2.
现行有关教材和论著中,将位于句首的虚词"夫"定位为发语词(或称语气词、句首助词等).这样做似乎简洁明了,却把问题简单化了.实际上,句首之"夫"有两种:一种后面紧跟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另一种紧跟动词(或动词性词组)或形容词(或形容词词组),二者的意义和用法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3.
郭庆林 《天中学刊》2010,25(1):94-96
汉语词语的反义用法,指在表达某个意思时,使用与之含义相反或相对的词语。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五种:形容词或副词及其短语作修饰或限制成分,意义与平常意义相反;动词或形容词及其短语所表动作或行为与平时义相反;问句中用肯定表否定,否定表肯定;名词或短语义与平时所指相反;代词所代与平时相对。  相似文献   
4.
词义的引申就是由词的本义延伸或演变出其他相关意义的词义演变方式。《晏子春秋》词义的引申方式主要有放射式引申、递进式引申和综合式引申。《晏子春秋》词义引申的规律: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兼该到偏指,由实在到虚灵。  相似文献   
5.
汉代名将李广是一个勇猛无敌、爱恤士卒、清正廉洁、武功高超的将军,深得时人和后人的爱戴。但他也有些弱点,诸如心胸狭窄、多勇力而少智谋、自负而无自知之明、少文才而不善与人沟通等。分析李广的弱点,目的在于给后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讨论Iterator模式的产生原因和具体应用分析。利用Herator模式提供了顺序访问聚合对象中各个元素,而又不需暴露该对象的内部表示的特点,解决了客户端代码无法重用的问题。对Iterator模式的适用性和对聚合接口的简化也做了一定程度的说明。  相似文献   
7.
郭庆林 《吉林教育》2006,(11):33-33
长期以来,很多学校在“教学常规检查”中对教师教案设计和检查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在过于细化和刚性的禁锢下,多数教师整天疲于抄写教案,.应付常规检查。从表面看,教师“备课”质量日益提高,而实际效果上却日渐低下。  相似文献   
8.
《晏子春秋》是一部描写齐国丞相晏婴事迹的历史故事集.其成书年代,吴则虞认为既不在毛亨之前,又不在韩婴之后,大约在秦政统一六国后的一段时间内;董治安认为《晏子春秋》成书于战国时期;谭家健认为《晏子春秋》的成书在秦王朝统一六国前后.笔者认为,《晏子春秋》的成书当在战国中期之前,其年代晚于《国语》.早于《墨子》.  相似文献   
9.
《晏子春秋》是一部描写春秋末年齐国丞相晏婴事迹的历史故事集,其成书年代在战国中期或稍前。《晏子春秋》中有为数不少的方言。虽然它的作者为齐人,但其中的方言并不限于齐语,还有其他地方语,是齐人对其他方言的吸收。《晏子春秋》中名词、形容词方言数量相当,各为7个;而动词则较多,是名词、形容词方言数量之和,即14个。  相似文献   
10.
在《晏子春秋》的语言中,有的词显示的是本义,有的词显示的是引申义。"傲"、"安"、"拔"、"百"、"拜"、"败"等词显示了《晏子春秋》对词的本义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