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学校的不断发展,孩子的教育问题被当今社会各个方面所关注,孩子未来的前途和命运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人生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即幼儿时期,特别是父母情商的状态影响到孩子的生活和工作,是孩子形成健康个性的关键因素.但是,面对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国家庭中很多父母的思维和教育观念还有待加强和创新,不能给孩子起到良好的教育规范作用,因此,本文旨在从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基础上,讨论家庭中父母情商对孩子的重要影响,从而提出一些有效措施和对策以改善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情商教育和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在大学校园中,一些不健康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正在大学生中蔓延,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会扭曲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积极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科学的消费观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通过阐述培养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培养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郭晓媛 《教育》2012,(8):51
当前,大学生受社会环境、家庭、学校以及大学生自身因素影响,呈现出消费结构不合理、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失衡、消费来源单一化与消费行为多元化等消费现状,部分大学生出现过度追求高消费、从众盲目消  相似文献   
4.
残疾人就业作为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紧密相连。残疾人大学生作为残疾人中具有竞争优势的群体,却往往在就业过程中遭遇困难甚至遭到歧视。这种社会的排斥随着就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残疾人的就业形势越加严峻。文章从社会排斥理论的角度深入分析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困境——就业歧视问题,通过就业歧视的表现阐述社会排斥残疾人大学生的原因,以期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为解决残疾人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聋人大学生的就业特点入手,对美国、日本创业教育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创业教育观念、创业教育体系、专兼职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与稳定、学校创业活动成为经济的直接驱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更新创业教育观念、构建与完善聋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创业教育环节、完善创业教育社会支持体系、建设专兼职聋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借鉴思想。  相似文献   
6.
一、简介作者,激兴趣 师:同学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百科全书式人物,他的文字被人评价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他就是学贯中西的梁启超先生.1922年,梁启超先生来到中华职业学校,面对即将走向社会进入职场的学生,作了一场慷慨激昂的演讲——《敬业与乐业》.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篇精彩的演讲稿.  相似文献   
7.
创造性思维是高等学校教育应该达到的核心目标。学生具有较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学业成功的标志和事业成功的基本保证。在教与学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和强化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及技巧的掌握,要注意学校和学生协调配合,养成创造性思维的习惯。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为了帮助更多的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资助政策,如国家助学贷款、减免学费、国家奖助学金等,这些有效的助学政策的实施使得高校贫困学生得到了更多的帮助和保障。但是,在这些国家资助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一些高校学生存在着诚信缺失问题。文章在分析国家资助政策现状的基础上探讨高校学生诚信缺失的具体表现及原因,从而提出有效解决高校学生诚信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郭晓媛 《考试周刊》2011,(71):16-16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进行扩招,到2002年底,我国高校的入学率已经超过了23%,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早已迈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甚至有些发达的省市已进入了普及化阶段。高校教育为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事业输送了大批高知识储备人才,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部分高校教学质量呈现了下降趋势,这对我国高校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本文就近年来高校发展现状与教学质量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的教育改革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各界的关注和探讨,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价值观和人生观与其人格特征和心理韧性密切相关,从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但是面对当今我国各个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来说,存在一些问题如人格的内倾性、挫折感、情绪不稳等,严重制约着学生的正常成长和发展。因此,本文旨在从当今学生的人格特征现状为基础,分析学生人格特征、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