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科 教 兴 国”战 略 实 施 以 来 的 成 绩 与 问 题 令 人 注 目 。 在 经 济 国 际 化 的新 形 势 下 , 从 该 战 略 角 度 理 解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新 经 济 思 维 开 始 深 入 人 心 , 并 向 我们 提 出 挑 战 : 一 方 面 , 我 们 的 改 革 必 须 克 服“科 教”的 瓶 颈 约 束 ; 另 一 方 面 , 以 中 日经 济 关 系 的 深 入 发 展 为 范 式 , 在 构 建 未 来 国 际 经 济 合 作 框 架 中 , 需 要 强 化“科 教”的 导 向 作 用 , 并 确 立 国 际 化 中 的“科 教”理 念  相似文献   
2.
基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网络化组织特征,从系统成分和系统关系2个维度对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通过对辽宁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实证分析发现:辽宁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结构不均衡,表现在以整车制造企业和零部件企业为主的创新消费者种群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创新生产者、分解者种群以及创新生存因子出现明显的边缘化现象;创新种群间尚未形成紧密的群落结构,技术流动效率不足;区域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作为"基石物种"占据着重要的结构洞位置,具有较高的整合力和媒介作用;知识链型、产业链型和地理邻近型网络关系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间互惠性强;而知识链型网络关系与产业链型网络关系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抑制。基于以上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技术转移的基本理论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技术转移已成为我们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有关技术转移的理论认识关系到新经济思维模式的定位与走向。实际上,传统意义上的技术转移在上世纪末就已发生逆转,一个系统、动态、双赢的技术游戏法则决定了技术转移的全新内涵,进而表明,无论是概念诠释,还是基于数理逻辑的内容构建,一场技术转移的时代真正来临了。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在美国、日本、欧洲各国的发展现状,指出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任务紧迫性。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首要任务是创新,结合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较为全面的解析。  相似文献   
5.
李爽  郭燕青 《软科学》2017,(4):23-26
利用能量传递效率和报偿反馈效率刻画企业创新生态效率,构建新能源整车企业创新生态效率模型,选取中国A股新能源整车上市公司2012~2015年度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测度新能源整车企业的创新生态效率.研究发现:新能源整车企业的能量传递效率总体不高,企业间差异较大,研发投入是推动企业创新的主要动力,技术人力资源投入效果不显著;报偿反馈效率较高,有力地促进了汽车企业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最后,围绕提高新能源整车企业创新生态效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依据创新生态系统及创新生态位适宜度理论,通过对我国31个省份工业创新生态位适宜度的比较,藉由测度创新生态位适宜度和创新进化动量,摸清和梳理东北地区工业创新发展状况,总结东北三省工业创新生态位及其有关指标在全国所处的地位和面临的挑战。研究结论是:辽宁省工业整体创新生态位层级较高,但演进势能呈逐步减弱态势;吉林省工业创新生态位整体落后,创新资源及其整合能力普遍不足;黑龙江省工业创新生态位整体优势偏低,但演进动能空间较大。东北工业的创新驱动急需构建起基于创新生态位适宜度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尤其需要从战略层面实现东北三省工业的创新联动效应,从"官产学"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视角全面提升东北工业的创新生态位级别。  相似文献   
7.
高科技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准确界定高科技企业中的人才效应 ,探讨以人力资本运营效率最大化为标志的高科技企业的内在管理运行机制 ,这不仅是当前世界范围的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我国高科技企业实现健康发展及其经济结构得以有效调整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8.
金融经济国际化是指有关金融的经济要素在国与国之间或全球范围内的运动过程。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金融经济国际化与国际贸易、生产国际化的发展紧密互动。金融经济国际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对它的作用 ,总体上必须给予肯定 ,当然对其消极影响也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技术转移不仅是直接投资授受双方追求各自利益进而达到利益均衡的谈判结果,而且也是国际经济合作中战略调整的必然要求。日资企业的在华直接投资已步入技术转移的关键阶段。全面分析辽宁省的经济发展态势,可以说日资企业的作用不可忽视。但是,今后要实现辽宁经济跨世纪的三大战略,从外向牵动上看,根本上在于以日资企业为主体的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转移效果。由于省内经济发展中技术创新的内在要求,加上日本开始走出所谓“全套型”产业技术时期,所以,日资企业迎来了谋求东亚经济合作的技术转移新阶段。这就使日资企业的战略调整对辽宁省的经济技术开发具有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