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是网络诞生地,又是网络建设和发展最快的领域,生活在网络信息环境中的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方式等深受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因此,重视对大学生网上的道德教育,就成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终身学习就是指人的一生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活动求得思想、意识和行为的变化,不断提高本身的文化修养、社会经验和从业能力的过程。它既包括人的整个一生,也包括整个社会。因此,改革现行的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必须放眼社会,放眼未来。作为人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包括道德品质、人生观、价值观等诸多内容的德育,亦必须融人其中。一、终身学习的德育价值含量 终身学习要解决“学会关心”、“学会负责”、“学会合作”的问题,这三方面都集中解决如何学会做人的问题。尽管如何学会做人的内涵丰富,但德育的成份蕴含其中则不言而喻,其德育价…  相似文献   
3.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存在形式,是指在校园环境中,由校园主体在教学、科研、管理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中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产物以及创造的全部过程。它主要体现在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生活和工作作风、价值取向等方面。90年代以来,随着对校园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校园文化逐步作为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个方面而被纳入大德育体系,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校园文化与德育目标的关系良好健康的校园文化与德育二者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即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它们…  相似文献   
4.
论价值观念对人格形成和演变的影响力金绪泽对外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西方价值观和商品大潮冲击震荡着人们的心灵。社会生活中的人们价值观念随之呈现出多元混杂、良莠并存的局面。价值观念制约着人们人格的健康发展,也影响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本文试图...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是注重人才素质提高的专业教育,应该不断健全和完善大学生的人格。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笔宝贵财富,蕴含着丰富的哲理。高等教育要借鉴和利用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仁、智、勇修养方法,努力培养仁、智、勇三位一体的当代大学生立体化素质。  相似文献   
6.
“终身教育”,本世纪最有意义的教育概念,它最早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专家保罗·朗格郎(P·longrand)先生于1965年提出,当时因受多种因素制约,进展缓慢,只是一种国际教育思潮而已,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已经上升为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7.
金绪泽  邢璐 《教育探索》2012,(1):144-145
道德教育的接受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它包含了“认知—态度—信念”的心理变化过程.道德认知的过程是接受者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德性和德行的过程.道德态度转变的过程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即服从阶段、同化阶段和内化阶段.道德信念形成的过程是深刻的道德认知、坚定的道德意志和强烈的道德情感有机统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对建构终身学习体系基本要素的思考金绪泽“终身学习应该是一种社会行为,与其说是一种教育概念,不如说它是一种生活方式。”①终身学习作为“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必然要求建构终身学习体系与之相适应。本文将对建构终身学习体系三要素的思考抛于纸端,以求教于各...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生干部是学生工作的骨干力量,也是学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生力军。当前,大多数学生干部具有明确的服务意识,能够认真学习,踏实工作,积极为同学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但也有少数学生干部,承担工作任务,并非出自为广大同学服务之心,而是为取“名”得“利”,这种阴暗心理在工作中表现为:明哲保身、欺上瞒下、见好就收……凡此种种,不仅有损于学生干部自身的形象,而且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班级、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试从高校工作的实际出发,谈谈对学生干部服务意识的培养问题。一、高校学生于部服务意识的内容及…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