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游记,发表于一九五八年一月四日《人民日报》。课文通过对石湖的过去、现在和今后建设计划的描述,反映了历史悠久、秀丽富庶的石湖的巨大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祖国锦绣山河的喜爱之情及对未来的  相似文献   
2.
从1987年秋开始,我校进行了历时三年的高中课程结构整体改革的试验,1990年秋,又进入了第二轮试验.这一综合性试验旨在走出“应试教育”‘阴影,以“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个性得到健康发展”为期望目标,采用了由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活动“三个板块”组成的课程框架结构(即学校通过压缩必修课课时,每周安排3个下午上选修课,并保证一定时间课外活动)。这就为语文教改提供了一个大有作为的新天地。选修课作为一种新课型在实践中已初步显示了自己的能量.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本次作文的命题和目的教师:第一单元的三篇课文,作者都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车夫搀扶老妇人,向巡警分驻所走去;无名战士“揭开党证”,“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焦裕禄同志得了肝癌后,仍坚持推着车,艰难地走到三义寨公社去调查.这一个个镜头和场景,含义极深,也许过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还会在我们眼前浮现出来.今天,要求同学们学习这种以小见大的方法,写一篇题为《×××一镜》的作文  相似文献   
4.
长期来,一般教师都习惯于传统的传习性教学法,“串讲法”就是这种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它是以教师的教授为主,从教出发来组织教学的。近年来,有人提出以问题来组织教学,即让学生在“见疑——质疑——析疑——解疑”中学习,强调“教”与“学”的联系与控制,使教学过程成为发展学生智能的过程。这两种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各有什么特点,有何本质区别,它们的运用效果受哪些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