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综合类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加选)第二册中铝的性质实验值得我们探讨。1 铝与碱的反应在实验4—2中将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发现氢气的燃烧现象不明显。原因是试管的口径大,氢气的密度小,故在试管口很难保证有较纯的氢气,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改进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
乙醛与氢氧化铜反应的再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醛具有还原性,弱氧化剂氢氧化铜就可以把它氧化成乙酸。但是该反应必须在碱性环境下(pH值大于10)才能发生,过量的碱在反应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笔者进行了如下探究。  相似文献   
3.
在化学教学中,独具匠心的诱导设计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很有帮助的。教师在课堂上善于循循善诱,会使学生在诱导中学到知识、开启智慧、获取能力。  相似文献   
4.
化学实验用到的大部分材料是易损的玻璃仪器和易耗的化学试剂,按照教学要求,开足开全所有实验,化学实验室每年需要开支很大一笔经费来添置仪器药品。我校地处河北省坝上地区,属于一所贫困的普通高级中学,每年的这笔开支很紧张。因此,在保证实验开出率的前提下,我们是尽可能节约每一种仪器、药品。下面谈谈  相似文献   
5.
6.
7.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创新思维能力是产生新想法、发现新事物的能力,而新想法的产生和新事物的发现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因此,创新能力总是在问题解决中发展起来的。化学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实验习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一册分组实验五有这样一个实验:向盛有少量NaI溶液(本实验我们用KI代替NaI,以下论述KI)的试管中滴加2~3滴氯水,然后再滴加少量淀粉溶液。结果溶液不呈现蓝色,而看到的是紫黑色或棕黑色。针对此问题,我们开展了对这个实验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