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23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公民意识教育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公民意识"。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是指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中,按照培养合格优秀公民的目的,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承载的我国社会主义公民培养的理论,以适合学生思想形成发展特点的教育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条  相似文献   
2.
2012年11月22日上午,由江苏省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2012年泰州市课改星光大舞台·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展评活动"在江苏省姜堰中学举行。笔者作为组织者和主办方代表,有幸参与并感受了靖江中学陈亚萍、姜堰中学林秀华、泰兴一高周海琴三位老师的精彩课堂。三位老师用自己的智慧和心灵分别诠释了"主体参与""体验式"和"三导四步"教学模式,体现了泰州市课程改革的成果,也为泰州市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注入了新鲜活力。  相似文献   
3.
强化大思政教育,统筹推进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党和国家大力推动思政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江苏省泰州市立足市情,针对以往思政教育碎片化、断层化、形式化等问题,积极探索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载体建设。通过物质载体建设,实现各学段教育时空一体;通过精神载体建设,实现各学段教育内涵一致;通过情感载体建设,实现各学段教育目标一贯。  相似文献   
4.
当代高中生的主流信仰积极健康,但也有部分学生过度关注自我发展和个人生活幸福,存在信仰困惑,对国家前途缺乏信心。从影响高中生信仰教育的各种内外因素出发,推动构建全员、全学科、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大课程体系,改革和创新信仰教育方式,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组成的“四位一体”育人格局,形成“处处讲思政、课课有思政、人人重育人”良好氛围,让每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坚定理想信念、把握正确人生方向,让每一粒信仰的种子都能扎根发芽、茁壮生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