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教育者的传统观念中,上什么学科就得有什么学科的味道。比如语文课,就得上出语文的味道来。这里所谓的“语文味”指的是语文课要有字词句篇、语修逻辑的研究和学习。语文课堂少了这些,就体现不出语文学科的特点来。说到这里,我们要先弄清楚语文是什么?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2.
学生话语权的缺失主要表现为:被剥夺、受限制、不平等。为此,笔者从语文教学出发阐述了学生话语权的构建:让学生"有备而来"、把课堂还给学生、创设民主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3.
回顾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便可发现历史上对教育主要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认为儿童起点为零,又或者有一种“盲目冲动的种子”,教育需要从外部设计其思想和行为,需要加强纪律和管理;一是相信儿童有成长的内在力量,教育只要创设合适的环境,提供适宜的条件,它就一定会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4.
生本教育实验改革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向我们论证了儿童是人类亿万年发展的精华,有着与生俱来的悟感,以及无限发展的潜能,是重要的教育资源。^[1]基于此,“以生为本”,不仅仅在于一切教育行为都以学生为出发点,满足学生的需求,还应该相信、尊重、依靠学生的智慧和底蕴,给予学生放飞思维的自由空间,营造“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境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