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历史》下册《西安事变》课堂教学实况,由江苏省电教馆制成录像,如东县实验小学何剑明执教。笔者指导这部录像的主观意图在于探索小学历史教学如何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围绕教材重点,运用联想、演讲、自学、提问、质疑、练习等教学方法以及幻灯,地图、板书等直观教具,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心理气氛,强化学生感知觉,调动学习积极性。录像之前,我们仔细分析了《西安事变》的教材结构及其内在联  相似文献   
2.
复习小学历史,常用的有两种方法。 (一)纵向复习,即按对间的先后为顺序进行复习,便于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根据我的体会,利用图表进行纵向复习,能有较好的直观性,且简便易懂,纲目清楚,课堂气氛活跃,较受学生欢迎。复习时,教师用提问方法,边问边谈边写,以增强直观效果。教师还可以补充些必要的历史知识,例如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发展的时间概念;结合图表,讲解课文后面所附的《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使学生对中国史的发展线索有个初步的系统了解。 (二)横向复习,即按内容之性质归类复习,通过对相同性质的史实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往往能起到深化教材和教育学生认识规律的作用。如把《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女英雄贞德》三课归类比较,启发学生找出共同点,就能使  相似文献   
3.
教学法课程是师范院校最具专业特色的课程,但轻视该课学习的现象较为普遍。究其原因,在“学”这一头,多数学生不能从“知行”两个方面真正领会“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的深刻含义,片面认为学好大学专业课,还怕消化不了中学教材?上课好比“戏法人人会变,只是巧妙不同”罢了。而师范院校的学生又都是从中学直接入大学的,一方面没有站讲台的经历,另一方面却领略过十多年中几十位教师的讲台表现,“看也看会了”,形成一种“见人挑担不吃力”的心理偏向。在“教”的方面,教学法学科普遍比较年轻,自身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不够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各地中等师范学校“拨乱反正”,先后端正了面向小学的办学方向,中师教育、中师教学研究逐渐走上了轨道。 中师历史教学如何围绕“师范性”进行改革,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待我们去深入研究。本文就此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5.
这里仅就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规律,谈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要重视导言的作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导言常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主要的方法,是教师提出适当的问题,启发学生在问答中自觉地从旧知识联系到新知识。如讲《义和团廊坊大捷》时,在学生答出“百日维新”的事实以后,教师便可顺势导入新课:“康梁领导的维新运动失败后,帝国主义勾结清朝政府更加残  相似文献   
6.
利用历史进行思想教育,可以说是古今中外教育的一个共同特点。在我国古代,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就说过:“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历史)”,把学习历史同爱国紧紧联在一起;在国外,有些国家不开设政治一类的课程,而通过历史教育来实现学生的思想教育任务的,如美国,就将历史同英语、数学一起成为中学的核心课程,称为“三基础”。最近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教学的通知中指出:“小学阶段主要配合语文、历史、艺术课和课外活动的内容,以生动的形象,由近及远地进行以‘五讲四美’和‘五爱’为中心的社会常识(包括法  相似文献   
7.
今年秋季使用的小学历史教材修订本把原试用教材的中外史混合编写改为中外史分开编写。这样做,使世界史有了自己的体系,便于小学生分清中国史和世界史这两个大概念。下面就世界史部分的教学谈谈自己不成熟的意见: 一、了解教材的系统性,全面掌握每篇课文的基础知识。世界史部分只有四篇课文,涉及几个地方、几个年代、几个人物、几个事件,其中的系统性何在?我以为历史教材的系统性,从其形式来看,表现在  相似文献   
8.
小学历史课没有绪论一类的导言,但我觉得仍然有必要作个开场白。怎样上好小学历史的导言课呢? 一、讲清“历史”的概念历史是人类从事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活动的记录和总结。过去旧史学家们把历史归结为帝王将相的  相似文献   
9.
自孔子以《春秋》作历史教材以来,我国有2000多年的历史教学的悠久传统。清末开始的近代教学,至今也有80多年的历史。其间,除30年代初上海等地的书局编纂过史地、公民合一的社会课本外,我国的中小学历史、地理都是单独设科的。目前,有些地方着手将中学史地改革为中学社会科,这在我国近现代教育的课程设置中是一个较大的变化。这一变化是否顺应了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是值得商榷的。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中小学课程的设置,到1981年已逐渐完善。几年的实践再次证明,史地是培养儿童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重要基地。当然,在中小学历史或地理的相互衔接,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可读性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  相似文献   
10.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以及少年儿童的年龄、智力特点和思想实际,编辑了小学历史课本,经过两年试用,又根据“减少头绪,删简内容,避难从易,力求生动”的原则进行了删改。现就这本书的上册(以下简称“修订本”)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突出爱国主义内容 小学历史教材在初编时所确定的目的和原则,已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放在首位。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贯穿全部教材之中。修订本进一步加强了这个主题。 第一,加强各民族友好团结的内容。我国自古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