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地坑院作为中国具有鲜明地域性的传统民居,承载着黄河沿岸地带生动的历史文化信息.文章采用田野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援引空间生产、文化地理学相关理论,对地坑院旅游景观化重构这一典型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地坑院蕴含着生存至上的哲学思想,村民生产实践依附于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并形成生活习惯,社会关系体现在以地坑院为关键节点的交往逻辑中,文化传承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活态延续上.以当地政府为主导的生产者联盟直接推动了地坑院旅游景观化空间更迭,促使其由生存文化表征的居住空间转化为审美文化表征的景观空间,并造成地坑院空间属性、人地关系、文化传承等层面的重构.这种空间重构的实践活动,驱动着乡村空间功能再造和地方性变迁,进而让乡村空间生产出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南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从专业认知、专业情感和就业意向三个方面来了解他们对所学专业的认同表现.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年级的上升,专业认知度逐渐提升,但专业情感和专业就业意向下降明显.调查结果还显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教师水准及就业指导等方面存在不足,对学生专业积极态度的形成影响较大.据此提出了优化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旅游品牌形象塑造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一个城市旅游发展的成熟性和持续性,也是检验一个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目前城市旅游快速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这一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城市旅游发展的速度和趋势.本文以分析调查问卷结果为主线,简要阐述了南阳城市旅游品牌形象塑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南阳城市旅游品牌形象定位概念模糊,知名度和美誉度欠缺,外来游客对南阳城市旅游品牌形象认知度低和情感维系脆弱,忠诚度群体未形成.这些问题制约着南阳旅游形象的培育和提升.  相似文献   
4.
城市旅游品牌塑造是一项持续性工程,从品牌形象论证、定位到品牌体系构建、品牌推广,环环相扣,持续性强.而城市旅游品牌生命力的延续,需要拓展品牌的延伸产业,不断丰富品牌内涵.所以,城市旅游品牌的塑造也是一项多项目交叉影响的复杂工程.截至目前,南阳城市旅游品牌建设成熟度不高,品牌体系建设推广和涉及配套支撑体系的各项工作滞后.  相似文献   
5.
在乡村数字化背景下,乡村短视频已成为推动乡村地理空间价值提升的重要力量。基于乡愁的地方情感视角,以从4个乡村短视频博主的抖音账号提取的178个短视频为例,运用网络资料分析方法探讨乡村短视频中乡愁景观化生产表征及机理。研究发现,乡村短视频以视觉符号的生产体系在虚拟网络中进行乡愁景观化再造,通过以“家”为核心区域的田园叙事、围绕美食制作的日常生活展演及以怀旧情结为审美的场景构建,在乡村空间、乡村生活和乡村文化三个层面呈现乡愁景观化生产表征,实现了乡愁在虚拟网络中的景观建构与流动。进一步基于“逻辑起点-外在结构-内在动因”的分析思路,抽象出乡村短视频中乡愁景观化生产机理,即身体叙事下乡愁的审美化呈现、观众生产性视觉消费与乡愁情感同构以及乡愁的商业融合与资本化。乡村短视频中乡愁景观化生产超越了在地性和乡村地理边界,并使个体乡愁情感上升到集体乡愁情感,乡愁也在网络的共通意义空间中发生了价值再生产。随着媒介技术下沉,对当前中国乡村问题的审视需关注乡愁地方情感与乡村振兴的衔接,认识乡愁在城乡融合过程中的新时代意蕴,从中寻找乡村空间活力的新源泉。  相似文献   
6.
从县域旅游竞争力内涵出发,基于旅游竞争业绩、社会环境支撑力、旅游资源竞争力3个方面构建了反映县域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客观赋值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南阳市7个县域的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对比分析.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对相关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求出无量纲后数据的相关系数矩阵R及R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和贡献率.在此基础上,确定作为初始因子的主成分变量,并计算出各主成分分值及综合分值.最后根据综合分值对南阳市县域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对比排序,并用实例印证了评价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