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社科学报的理想前景就是形成一个"专、特、大、强"的办刊格局,且以走"整合"、"联合"或"内涵发展"之路来实现此目标。规划前景是美好的,但在办刊实践中却不易实现。受整个知识生产体制和自身办刊体制的制约,在现行学术评价体制下,社科学报不仅渐渐演变成了一种提供统计研究者知识产品之指标的形式制度,而且在知识出版方式、知识生产方式与知识生产类型上为各种利益所规制,从而在一定意义上丧失了推进和引领我国学术发展的实质性作用。既然如此,期刊体制改革当以一种符合其整体构想的思路为切入点,解析办刊背后因学术与利益间的纠结而导致的转型困境与功能困境,并阐明引发办刊机制变异的制度诱因,可能会更为合理也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和学习方式转变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中最集中的区域,"研究性学习"是这次改革中的一种尝试,与以前相比,因价值取向回归人本使它更符合现实的要求和未来的需要,但同样也存在局限而无法超越.  相似文献   
3.
只要存在学校教育,只要需要教育发挥其在促进儿童社会化方面的职能,教师惩罚行为就有其继续存在的基础。但是,体罚对学生身体的直接侵犯所体现的暴力倾向,以及体罚对学生权益的剥夺所映射的等级思想和人意识弱化,却遭到了广泛的批评。在这种情况下,惩罚的使用逐渐重视尊重学生的个人权利,开始注重惩罚本身的教育性、寻求惩罚的调适和发展功能,  相似文献   
4.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黄柏龄编著的《九日山志》(增订本,泉州师范学院教授吴幼雄作序)一书,日前已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鉴于1983年版的《九日山志》已不能反映重大变化后的九日山风貌,作者重新修订了这本《九日山志》。修订本以已故泉州文物学家吴文良遗著《九日山宋摩崖石刻》(油印本)为范本和主体,介绍了九日山的历史沿革、摩崖石刻及古迹、历代诗文记和相关历史人物。与旧版相比较,增订本补入新增和新发现摩崖石刻,突出了祈风摩崖石刻的地位。九日山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名山胜地,坐落于福建东南沿海泉州市西北隅的晋江北岸。山中至今…  相似文献   
5.
学术研究的特点决定了研究活动以前人文献的搜集与整理为前提。参考文献引证的整体质量,既成为评价生态学术质量的一种工具,也因此是生态学术质量的现实写照。不过,参考文献引证的复杂性以及基于参考文献数量统计的各种评价指标的局限性,致使评价的合理程度与可信程度受到了限制,进而引发普遍质疑。要改变这种现状着实困难,目前应在引证著录、审读编辑和质量评价三个直接环节上做些调整,其中研究主体充分自觉的学术研究行为——保证引证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是首要前提与根本途径,完善基于参考文献准确引证与科学统计的评价体系是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统计,我校学报在“大学学报\教育综合类\师范学院”期刊分类排序列表中,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分别为0.242和262次,在全国51家同类院校学报排序中分列第2住和第7位.  相似文献   
7.
高校社科学报办刊体制定位的经济学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办刊定位的限制,高校社科学报并不具有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与市场之间不存在经济学意义上的供需关系,市场空间狭小且供需均缺乏弹性,因此市场化办刊不可能成为社科学报的改革路向。于是,随着事业体制办刊机制的政策化和明确化,高校社科学报办刊的改革着力点发生了转移。高校社科学报的办刊定位使学术性指标成了衡量自身办刊质量的首要标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