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法律护我成长》是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我的权利与义务中以现代公民所必备的法律意识为主题的一课。在我的预想中,以法为主题的学习内容对于小学生而言还似乎相隔甚远。在学生眼里,法律与犯罪肯定是并行的,又因为长期以来成人善意的保护,他们对自己的权利所知甚少,法这一本身极具严肃性的话题在课堂上与  相似文献   
2.
陈韵妃 《江苏教育》2012,(31):48-49
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是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探究者和各种技能、知识和能力形成的实践者;教师则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基于学生的发展需要去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到底是什么,有时候不仅学生本人不清楚,一些教师也很茫  相似文献   
3.
师德建设不能满足于认知,需要从知性走向实践.实践的师德不能满足于教师的职业行为,还要鼓励和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教师志愿服务能够让教师从中体现价值,获取成长动力,从而促进师德的践行.教师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与长效化,必将有助于强化教师的爱心意识、奉献精神和职业的责任感,也必然有助于彰显现代社会的道德水准,促进全社会的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4.
"开大会、听报告"以及泛政治化、泛道德化和运动化的师德建设,脱离教师实际生活和真实教育场景,很难引起教师内心的共鸣。师德建设必须回到教师立场,回归教育本真。作为师德建设重要路径的师德培训,应当遵循教师职业发展与道德发展的规律,聚焦课程建设,整体架构,常态实施。师德培训课程必须着眼于教师的"关系圈",植根于开放的、真实的教育现场中,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以价值澄清为指向,构建基于问题解决的互动式培训模式,凸显教师的"主体性",使师德培训从"模化"走向"鲜活",从"培训"走向"研修",从"外加"走向"内生"。坚持从"人"出发,从"人"的现实关系和发展需求出发。师德培训课程实施,将推动师德建设从"理想"回归"现实",进而推动师德从"现实"再向"理想"进发。  相似文献   
5.
一、润心,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价值取向品社课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具有强调"自主性""体验性""开放性"的特点,对学生的教育更注重"过程性"、"生成性"。这样,教育的内容、形式都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内心的道德需求,教育的效果就会大大增强。1.研究性学习活动,蕴育内心的道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