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原题如图1所示,一倾角为α的光滑固定斜面的顶端放有质量M=0.06kg的U型导体框,导体框的电阻忽略不计;一电阻R=3Ω的金属棒CD的两端置于导体框上,与导体框构成矩形回路CDEF;EF与斜面底边平行,长度L=0.6m.初始时CD与EF相距s0=0.4m,金属棒与导体框同时由静止开始下滑,  相似文献   
2.
通过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决定因素的数字化实验创新课堂教学,充分体现技术、学科内容与教学法的深度融合,基于信息技术对传统实验进行数字化改进和创新,使实验过程更加合理、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实验结论更有说服力,对各物理量实施量化处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2021年全国高考甲卷第21题以不同线圈在磁场中下落创设情境,通过灵活设问,有效甄别了学生科学思维素养及关键能力.依据学业质量水平的划分,从学科素养维度和物理科考试关键能力两个方面评价了试题,并对试题进行溯源分析及必要的拓展,对线圈下落过程中的速度、位移、焦耳热等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定量推导.  相似文献   
4.
笔者通过"探究声音的三个特征"数字化学生创新实验把课本研读权、质疑权、自主学习权、学习活动的空间权、体验权还给学生,将教师从百讲不厌的"教"和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的"刷题竞赛"中突围出来.发挥学生自主创新实验活动的强大潜能,激发学生内生动力,是实现"少教"和"多学"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5.
张代华  方林  陶士金 《物理之友》2020,(2):29-31,35
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核心素养可先从单元教学着手,再通过课时教学将单元设计具体化,单元教学设计的应用对教、学、评等方面都会带来积极的变化。笔者以"相互作用"为例,探讨单元教学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6.
电磁感应属于高中物理中难度较大的知识内容,是每年高考必考内容.考生在求解电磁感应问题时,常常在概念理解、信息提取、方法选择等方面出现一些错误.为减少或避免这些常见的错误,本文梳理了几类易错试题,给出了一些突破难点的方法与技巧,以供参考.1知识理解出错例1半径为r、电阻为R的n匝圆形线圈在边长为l的正方形abcd之外,匀强磁场充满并垂直穿过该正方形区域,如图1-甲所示.  相似文献   
7.
<正>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教育信息化要优化升级,从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转变,从应用融合向创新发展转变。当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特别是信息技术支持下初中物理实验存在创新动力不足,做法简单、粗放的问题。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信息化技能培训、投身于信息化实验教学改革,但装备的互联网、智慧教室、云课堂及数字化实验器材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将电流传感器、磁感应强度传感器等数字化实验系统与改进后的传统实验器材深度融合,自制了电磁铁磁性强弱数字化演示仪,实现由定性探究提升为定量测量。整个实验探究过程体现了数字化教学系统数字化、可视化、定量化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要求,初中物理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生活”。文中通过对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生活化”物理创新实验教学的必然性与开发价值的论述,突出此类实验的趣味、品位与情味特点。强调既可以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生活化”物理创新实验过程中,也可以将“生活化”物理创新实验借助信息技术平台生成教学资源;论述信息技术融合“生活化”创新实验开发的策略为开发课前预习型、课堂型与优化创新实验教具型。  相似文献   
10.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单元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而在实施单元教学过程中,合理编制“问题链”,以问题驱动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能力。教师在编制“问题链”时应该做到:依据课程标准、统筹兼顾、注重启发性与开放性相结合、注重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注重针对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等,循序渐进地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