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现状,探讨了开放式学生互教学习模式。该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实验室为依托,采用高年级学生引导、帮扶低年级学生的互教学习方法,旨在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团队,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作品思想论、作品艺术论、作品源流论、作品价值论等四个方面,对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的研究历史以简要述评,期以促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对还珠楼主创作成就的整理和重读,增进学界对渝东南地域文化的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管理是积累和创造物质资本,开发和利用物质资源,促进和发展国民经济,推动和促进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因此,现代企业必须牢固树立人本管理的思想,努力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潜能,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赵藏本《秦良玉》,可由妇女史、文学史、思想史诸研究领域相关学理聚焦下的服饰象征理论进行解读。《秦良玉》剧本之主脑在秦良玉其人所获御赐红袍之象征意味的获得与丧失,此为京剧《秦良玉》流传后世的哲学意味所在。  相似文献   
5.
诵读是一种阅读方式,也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诵读对积累知识和运用语言有着重要作用。反复诵读,把无声文字变成有声语言,读出感悟、读出气势能让语文教科书中那些文质兼美,意蕴深厚的美文,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相似文献   
6.
1910年胡适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生赴美国留学。美国校园给胡适提供了一个较为优越的学习环境,大学的英国文学专业学习、学术文章写作及其相关思考为胡适提出"诗国革命"做了准备:他对诗歌的关注从内容转向了形式,发现了中国诗歌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且以先锋的姿态"实地试验"。可以说,美国大学教育以"学习"的方式,在理论层面上,启发了胡适,胡适由此进入了诗歌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7.
乾隆二十二年前,由于科举不试诗,清代诗歌教育发展有限.乾隆二十二年后,因科举考试的推动,诗歌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至嘉道年间,诗歌教育在全国书院教学中制度化、普及化、模式化,被时人广泛接纳.此外,乾嘉学术巨擘阮元创建的诂经精舍、学海堂为代表的清代后期出现的学术型的经古书院讲授经、史、词章,其中包括古近体诗.诗歌教育在这些新建的经古书院中不再处于依附科举的地位,获得了相对独立与充足的发展空间,打破了乾隆朝功令试诗以来以试律诗为核心的诗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