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是人生不息的行为表现,也是人类生存的必备能力之一。当今和未来的社会生活呈多元化格局,竞争日趋激烈,发展不断加速,改革日新月异,环境瞬息万变,这就要求学校所培养的未来建设者具有很强的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2.
教学《穆老师的眼睛》(六年制第八册第10课)一文时。我设计了复述、仿写的训练。 一、看图复述 《穆老师的眼睛》一课中有一幅连环式插图,图的右前方是穆老师的上半身像,着重对穆老师那双会说话的眼睛进行了描写。穆老师的背后是三个云雾状画面,都是作者回忆的几件具体事例,即穆老师  相似文献   
3.
我拜读了《小学教学参考资料》95年第10期上刊登的《雕虫小技锦上添花》一文。该文作者李绍华老师对板书形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我读了感受颇深,得益匪浅。然而,白玉微瑕,我认为该文中的一则板书设计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该文中讲了六种板书设计形式,在第六种“板画式”板书中设计了一则居庸关“中部凿井法示意图”。我认为这则板画式板书有悖于课文内容。课文有关这则板书的内容是这样的:“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  相似文献   
4.
课文中的有些词语,看似平淡,实则含蕴深刻。如第十册课文中有这么四句:1、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蟋蟀的住宅》)2、筷子长的鲇鱼,手掌宽的鲫鱼,一条又一条不住地往岸上抛。(《可爱的草塘》)3、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飞夺泸定桥》)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10—12三册课本中,有四篇课文出现了用( )注明的语句,这些语句看似平淡,但教学时却不容忽视。这些语句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细细分析。第十册13课《跳水》一文第二小节第一句是:“猴子跳到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面前(他是船长的儿子),把他的帽子摘下来,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相似文献   
6.
难忘的一课     
上午办完父亲的丧事,还剩下午半天丧假。我觉得在家歌着痛定思痛,心情更抑郁,而在孩子们中间却有无限的快乐。于是我告别家人,骑车二十多里赶到学校,其时离下午第一节课还有半小时。同事们纷纷来安慰我,老校长关心地说:“你心情不好,再休息半天吧!”“不!休息半天,心情就会好啦?相信我一定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上好这一堂课。第一堂是思品课,我早已备好了,这就去温习一下,准备上课。”老校长拍了拍我的肩膀,点了点头。预备铃响了,我整了整衣发,照照镜子,告诫自己要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  相似文献   
7.
《飞夺泸定桥》一课中有这么两句:1、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方向奔去,分明是去增援的敌人.  相似文献   
8.
指导背诵的板书设计江苏江都黄思中心小学顾太忠指导学生背诵,以直观形象的板书信号进行提示,用形象识记促进意义识记,学生就能背得快、记得牢。我常设计下面几种板书,有效地指导学生背诵。一、摘词法。低年级要求背诵的课文内容虽然很短,但对人学不久句段训练还不扎...  相似文献   
9.
阶梯式板书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层层递进、逐步发展的特点而设计的呈阶梯状的板书,形象直观地展示了文章的层次以及层次之间的关系,以板书外形的几何美充分展示文章的层次美、结构美. 阶梯式板书的常见形式有上梯式和下梯式.上梯式,即从左下方起由低到高板书,如爬楼梯一样拾级而上,如下例《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板书;下梯式,即从左上方起由高到低板书,像下楼梯一般逐级而下,如下例《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板书.下面谈谈阶梯式板书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是一个难点。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往往肤浅而片面,为了让学生透彻而全面地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应该运用多种方法去引导。《卖火柴的小女孩》(第十一册第11课)一文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现选其中一例,谈谈如何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来,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