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里提及的“结合”是狭义的,专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结合观,即对这方面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本文试图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简称“相结合”)的理论,有关它结合的内涵、结合点和辩证结合这样几点重要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本文简称“新秩序”)是一种有可能实现的新设想。虽然迄今还没有人明确说过现在就要达到这一目标模式,但是以往有人却常常把类似这种已经提出而尚待论证的新概念当作前提,广泛地加以运用,反而忽视了研究新概念赖以存在的“根据和条件。”当然这与概念的属性界说不清有关。显然,使新秩序概念精确,判明并论证其属性应当说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3.
结构体简论     
一、设小概念 怎样理解结构?这除了强调“观点”之外,还要使用恰当的“方法”。结构是普遍而复杂的现象,我们在把握多义的结构范畴时,若使用“统”之法,则会顾此失彼、难解其然;若使用“分”之法,则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设小概念。先分设“结构式”、“结构性”、“结构体”这三个小概念,再对其式、其性、其体分别予以研究。 何以没定之?为了正确地理解结构,设定它们可以克服以偏概全的弊病。同时,还可以解决结构本身亟待斟酌和证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改革需要思想指导,深化改革更是如此,若局限于可操作性上徘徊,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要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社会主义就其制度而言堪称进步,然而表现制度的外在形式即诸体制,它们在过去的建设实践中,业已显现出种种弊端来。制度与体制“二律背反”这在理论上是要细细探讨的。囿于命题本文仅究其缘由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就其制度而言堪称进步,然而表现制度的外在形式即诸体制,它们在过去的建设实践中业已显现出种种弊端来。究其弊端之源,我认为在于对党的绝对领导。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党的一元化领导”原则,到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随着“阶级斗争的需要”,又演化为党是领导一切的。毛泽东同志提出“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  相似文献   
6.
关于两个基本点,本文试图论述两个问题。一是揭示两者失衡的教训和一致的根据;二是揭示两者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题内应有之义和客观要求。两个基本点是对唯物史观理论的发展,从表现形式看,则是社会基本矛盾规律的中国化、民族化。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倡导的“解放思想”论,其论在哲学思想上的贡献:一是完备了实事求是观中有关思想方法论的逻辑行程;二是发展了实事求是观中有关主体认识能力的物化过程;三是完备和发展了毛泽东实事求是观.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外国学者对于哲学范畴中“发展”的概念,发表了论著,更新了传统的看法。有人提出:“‘发展’是唯物辩证法中极为重要的范畴,但往往被认为只是运动的一种形式。许多苏联学者认为发展是物质的独立的属性,而不是运动的一种形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的探讨》,见《国外社会科学》一九八一年第五期)。  相似文献   
9.
既然教育不同于社会上的一般事业,那么教育思想就有特殊性,除了有共同的一般要求之外,教育思想还应该具有特殊的要求,这个特殊要求,就是树立以育人为教育思想重点的观念.  相似文献   
10.
“不正之风”和“新的不正之风”的概念,其实都是人们的思维对现实社会上党政干部中部分人不良行为的一种概括和反映。本文不就全面意义而单单就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生产力的现存矛盾,解释歪风现象的客观出处,亦即此类现存矛盾的冲突为出现新的不正之风,在客观上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为阐述它们的关系,先必着力论证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