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公共行政通过契约外包、民营化和市场竞争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政府规模和行政成本的压缩,促进了行政效能的提高.基于这一现象,人们普遍将新公共行政的变革与有限政府理念等同起来.实际上新公共行政不仅实现了对官僚行政方式的彻底变革,而且实现了对有限政府理念的超越,因为新公共行政在压缩政府规模和行政成本的同时,不断促使政府与市场融合,不断推进政府权力扩张,同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
国家与乡村合作视角下的村民自治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自治不仅仅是国家权力末端的治理性创新,还是乡村社会应对现代化转型的组织合作方式创新。在这一过程中,国家权力介入能够防范乡村利益被各种权势瓜分,为乡村经济提供营利导向,也能弥补自治中的公共责任缺失。村民自治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探寻以国家主导和农民自愿为基础的组织合作方式。  相似文献   
3.
大众媒体通过影响政策议程进而影响政策制定,并实现自身的政策功能。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统计2008-2012五年间刊登在《南方周末》上的244篇"高考"议题文章,从议题设定、议题来源、版面设计及报道语气四个方面分析媒体对高考政策议程的影响,发现媒体通过高频率、广来源、特定版面和批判语气报道增加政府对议题的回应。官方应关注媒体报道,积极回应议题需求,体现政策制定的主动性,避免出现政策危机。  相似文献   
4.
政策议程作为前决策过程环节,日益受到政策分析共同体的重视。文章在整理网络、期刊、专著、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五种政策议程文献的基础上,从含义、类型、议程设置的阻碍因素及存在问题四个视角对国内研究动态进行分析评价,探索政策议程的研究空间。文献梳理发现,目前我国学界在议程含义界定中有精英主义倾向,议程类型研究基本体现出"民众参与"主张,议程影响因素研究缺乏现实操作性,议程问题研究缺乏自觉意识。这一现状与政策议程的重要性高度不相称,政策议程研究共同体应该自觉去治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30年的行政改革的起点是体制捆绑与职能分开;社会基本秩序单元由单位转向个人;改革的路径选择是体制推进和机构改革。中国行政体制改革面临诸多困难,在改革中不能照搬西方理论,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行政体制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资本、技术等工业化生产要素在农业领域聚集,农业呈现出新型危机特征。这种危机不是农民生活质量下降或者生活无保障,而是在农业工业化的诱导下,农民通过资源和劳动力的输出获得了高于经营农业的收入,因而渐渐失去对农业的信心。输入农村的新型生产要素和新的组织管理方式并不为农民所掌握和使用,农民丧失了主动权和自我主宰能力,在农业工业化和产业化发展范式的推动下,农业被产业链条排挤了,农业的基础性和社会稳定功能丧失,农业的功能性危机也随之产生。对危机的化解需要在工农业本质的差异中寻找适当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