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教育   15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1 毫秒
1.
《悉达多》是赫尔曼·黑塞的第九部作品,小说不仅蕴藏着多种宗教信仰与文化,创作手法更是融入了多种文体。通过对小说文体的抒情表达、情感描写的层次与升华、哲学思辨与生命的诗化三个方面展开分析,试图对小说中的抒情性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旨在为作品及其作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阿位伯散文诗的优秀代表纪伯伦散文诗的音乐美和诗意美。揭示其“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特点。指出其陌生化手法的运用所产生的语言的阻拒性及其张力 ,形成了语言的模糊性和暗示性 ,使其比喻上升为美妙的意象和批涉深刻、意蕴丰富的象征 ,构成了特殊的诗意美  相似文献   
3.
知识量、信息量、学术含量——关于大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做好大学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使教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造就出合格的人才,使其从学识到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创造力都得到较好的发展,可以说,教师的教学有着关键的意义。如何搞好教学,涉及到教材建设、教师素质、教学方法以及受教育对象的主动性等许多方面。这里我们主要从教师这个角度出发,看看作为大学教学中的教师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如何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去薰陶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与素养。也让我们从理想的立场出发,看一看什么样的课才能算作真正达到大学课程的水平与要求。一、大学呼唤第一流的学人我们…  相似文献   
4.
诗与在     
本文通过对海德格尔哲学存在之思与此在之在的追问,揭示了人的存在的困境。我们为了摆脱烦、畏、死,因此而在沉沦中去思,在思中摆脱沉沦,走出平庸,在思中得到澄明之光的照耀,从而与存在照面。思就是诗。通过思,进入诗意的世界,我们才得于安居。诗是源始的让居,有诗人才有本真的安居。在诗意的澄明中,天、地、神、人才有最好的拢集,人与自然才有了和谐与自由。由此,我们展开了诗与在的求索,以期走出工商文明对我们精神的遮避  相似文献   
5.
荒诞派戏剧是现代主义文学对存在的荒诞性百年探索的表现。它揭示了现实的荒诞,世界的丑恶,不合理与毫无意义。表现了人与世界、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我的关系的荒诞主题。其艺术手法荒诞夸张,舞台形象荒唐怪异,以直喻和象征代替言说,彻底解构语言,实现了荒诞主题与荒诞的戏剧表现形式的统一,使戏剧艺术获得了崭新的言说方式。从而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一次跃进  相似文献   
6.
论孔子的人格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思想是中国传统人格的典范,《论语》体现了孔子的人格精神。孔子以仁学作为自己思想的起点,表现出对于人类的深切关怀与体贴。表现为对现实的超越和对道德的完善;在道德自我完善中,体现超越普通人对人的一般生活的欲求的痛苦。孔子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正是高扬道德理性精神的体现。这种思想,在历史上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阳光。  相似文献   
7.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穴试行雪》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押老师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教师要抓住多种训练机会,使课堂活跃起来,动起来,启发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让学生长出“理想的翼翅”熏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下面结合自己近两年来对新教材教学的实践,谈两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先秦儒家以美储善、以真求善,企盼通过善的诉求,通过伦理精神的弘扬,实现社会的公理与正义,拯救人类于沉沦状态。文章从外在关系到内在境界展开论述,阐述了孔孟仁的精神及其德性修养的意义,揭示了儒家的社会理想与人文关怀,并提出了对儒家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经过改革开放20余年发展的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矛盾和挑战。而这些问题,与20世纪以来对西方教育的移植有直接的关系,其问题表现为:一、政治论哲学与认识论哲学的对立;二、政府教育投资的能力与人们渴望更多教育机会的矛盾;三、高校专业设置的稳定性与社会需求多变性的冲突;四、学科教育的有限性与继续教育需要之间的张力。本文围绕以上问题,给职业教育干合理的价值定位,探寻职业教育成长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一个服膺于人类智慧长河中的大哲们的“狷者” ,一个与古今哲人对话着的“孤独者” ,一个处处流露真情至性的良师 ,一个精于述而严于作的学者 ,他毕生求索哲学以及宇宙、社会、人生和心灵的统一的真理 ,以他特有的方式视通中外 ,志在玄理又关注人间现实 ,后学者在真切解读他的同时 ,也源源不断地吸取着他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