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国经济史上,晚清时期具有中西新旧杂糅的特点和承前启后的特殊意义。一方面,由于“西力东渐”的影响,传统的封建经济结构在延续的同时发生松动,无论是在生产关系还是在生产力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另一方面,晚清时期又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启动期,蕴含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  相似文献   
2.
1927年4月,国民党在由革命党一跃而为执政党,其民众运动方针也由"运动"转向"组训"。具体方案是在党内设立民众训练委员会,颁布系列党内规章及政府法令,构建起以职业和社会团体为中心的民众组训体系。党规直接体现国民党试图重构党民关系的政治意旨,政府将之以国家法律形式予以推进,此正为以党训政的既定路径。职业及社会团体的政治与专业职能制度边界虽由此大体确立,但党规与国法的表达重点仍存差异,党政之间组织及主义的传导存在落差。国民党虽试图通过社会部改隶、强化党部督导等办法来调适组训体系之内存矛盾,但效果并不理想。学界在以商会、农会、工会及自由职业者公会等团体为中心讨论国家-社会关系、党民关系时,需要关注到职业团体在组训体系中的制度与实情。  相似文献   
3.
南洋中华商会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南洋华人的经济及社会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南洋中华商会在近代曾经与国内政府及商会有着密切互动,后来虽专注于在地化的商人整合,与国内一度有所隔离,但在20世纪90年代后逐步跨越国界,在推动东亚甚至全球范围内的华商网络建构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南洋中华商会的研究不仅可以使中国商会史更为完整,而且由此角度观察东南亚华人社会及东亚华人经济圈的整合,在此全球化时代更具独特的学术及现实价值.学界已经关注到这一课题的重要意义,也有不少优秀成果发表,但现有研究或以国别为界,或分离近代与当下,整体及纵向脉络尚不清晰,中华商会与华商网络、华人社会及全球化之关系也需要更宏观的审视.鉴于此,更需深入发掘史料,纵横比较,贯通近代与现在,沟通商会与社会,在整体性探讨、视角和理论方面有所突破,解析于学术及现实都有价值的真问题.  相似文献   
4.
北洋政府时期,财政部印刷局希望统一钞票、税票、公债券以及其他有价证券印刷,加强货币管理与监督,但是在货币发行权分散的情况下,统一货币印刷困难重重。各银行或向商业印刷公司订制,或向外国钞票公司订购,财政部印刷局难以垄断钞券"印制之权"。面对钞票印刷市场的竞争,印刷局采取提高印刷工艺、拓展营销等方式来争取业务,但在与美钞公司的竞争中仍处劣势。在政策层面上,印刷局的经营困难根本原因在于货币发行权未能统一,印制之权分散;在市场层面上,美钞公司严重挤压印刷局的市场空间,再加以印刷局人事多变,财政部拖欠款项,遂致规模宏大的印刷局"局本过重",难以达至预设之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5.
农会在大革命时期被运用为动员农民的政治组织,国民党在南京建立政权后,力图将农会回归为职业团体的本位,使之为农业建设及政治组训两大目标服务。在农业建设方面,农会组织在协行农政,倡导生产,推行减租,发行农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基层政权领导农业之不足。但是,限于政府之政策弊端及农会之资源整合能力,农会的参与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政府农村施政的窘境。  相似文献   
6.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通过立法调控及业务管理对同业公会制度进行整顿,其效应是多方面的。过去主要强调了政府管理对于商人团体自主性的扼制,对其积极作用几乎完全忽视。同业公会法律地位的确立和政府的管理有利于同业公会的组织的系统性与规范性,也增强了同业公会的自治权威性和法律合法性。但同时,这种管理又使同业公会面临多种冲突。总体上看,国民政府的管理具有制约、授权与规范的多重效应。  相似文献   
7.
近代职业会计师之诚信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师是在北洋政府颁布《会计师暂行条例》后逐步兴起的自由职业群体,诚信观是其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出于对职业的独立地位及竞争利益的考虑,近代会计师对诚信问题给予高度重视,近代职业会计师诚信观的内容极为丰富,包含有“独立不倚之精神”,“证实真相”,“不隐徇,不泄密”,“无畏之精神”等操守原则,认识已相当到位,近代职业会计师对诚信问题的认识不仅对促进新式会计的采用及业务发展有重要作用,也影响到会计师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总体上看,近代会计师对诚信问题的认识已由纯粹内在的道德自觉走向成文化的制度规范。  相似文献   
8.
晚清民初,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传统行业在转型调适,新兴工商及服务行业裂变求生.与此相应,职业市场与职业分化亦加速前行.在民国初年,现代会计师制度正式建立,而在此前后,市场、知识与制度的转型已渐为此新兴职业奠定根基.在市场层面,社会对于财务核算及财务信用之需求推动记账与审计职责的分离;在知识层面,引自西方的复式借贷簿记使会计师职业的专业能力得到学术支撑;在制度方面,政府、工商界及会计界将推进会计科学化、建立独立的会计师制度作为共同目标,使会计师制度得到法律及市场的认同.在民国初年,职业会计师虽然数量仍有限,但此一职业化进程却关乎市场信用、会计学术及职业制度建构等议题.早期职业会计师既是市场、知识与制度进化之结果,自身参与职业化进程之中,其职业行为、职业伦理、社会参与和近代社会经济转型具有深切关联.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领域,朱英具有广泛影响,其研究论著宏丰,主题集中,自成体系.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朱英在早期资产阶级、经济政策、商人文化、商会、商团、商民协会、同业公会、自由职业者群体等诸多领域均有专深研究,受到海内外学界广泛关注.梳理其学术脉络,商道为研究主干,世变为论说土壤,由阶级、团体及至于社会,由商人群体扩散至自由职群,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寻求商人世界的原生态,整体、精细历史观的特征极为明显.朱英的学术道路,在"50后"学人中颇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