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近代学统的断裂,中国法制史主流研究模式偏离了中国自身历史秩序建构的基本原理,进入了"以西范中"的研究误区。中国当代法史学者须本着资源本土化学术自觉,树立自己的精神信仰,从法律移植转向法律"混合",培植法史学科后备人才,创造出中国法制史学科新体系。  相似文献   
2.
1什么是“关联速度”问题所谓“关联速度”就是2个通过某种方式联系起来的速度.比如一根绳两端的速度通过绳发生联系.如图1所示,人通过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拖动重物,人向右匀速运动,当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角时,物块上升的速度是多少.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的书证制度在宋代达到了鼎盛阶段。宋代社会所出现的商品经济发达、完备的契约制度与好讼民风等社会变革,成为宋代发达的书证制度的产生土壤。宋代书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书证在民事司法中得到广泛运用。以宋代书证制度为理据,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法难以归入韦伯所论的"卡迪司法"即"实质非理性"法之"类型"。  相似文献   
4.
“多余指定原则”作为人民法院专利侵权认定原则之一,不符合法的本旨。该原则的司法适用会造成专利权人与社会公众的权利失衡,有违司法公正,并有司法权侵蚀行政权之嫌。该原则应当废除,否则不利于我国专利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学要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需要音乐教师掌握多媒体教学手段如:电脑、CD、VCD、投影仪等。只有结合多媒体在音乐课堂上灵活的运用,才能使我们的音乐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更喜欢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6.
正一、什么是整体法整体法是指对物理问题中的整个系统或整个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在静力学中,就是把几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时,只分析这一整体对象之外的物体对整体的作用力,不考虑整体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二、讲授整体法的常见方法例题1、如图1所示,质量为M三角形劈块A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劈块上放一个质量为m的物  相似文献   
7.
西周格伯簋铭文中记载的“典”与《后汉书·刘虞传》中记载的“典当”,分别是迄今发现的文献中最早出现的“典”与“典当”用语。一些学者认为,两则文献中的“典”与“典当”分别具有典卖与典当之义,也有一些学者持不同观点。至今尚无学者对此问题作充分的论证,所提出的观点缺乏令人信服的理据作支撑。通过考察典制的发生学意义,并结合两则文献的时代背景与其它史料作综合分析,不难看出,这两则文献记载的内容,均与典制无关,不能视为典制的早期运用。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初期,《人民日报》文艺副刊刊载了一批优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它们歌唱农村欣欣向荣的新生活、新面貌和新气象,刻画出许多有时代气息甚至有个性锋芒的人物群像谱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检验技术在宋代达到了最高水平,宋代检验制度实现了检验主体的专业化与检验程序的规范化,实行以尸体检验为中心的全方位检验模式。宋代检验技术不仅在刑事司法中得到充分运用,而且在民事案件中也得到较多地运用。与宋代同时期的西欧正笼罩在基督教神权统治之下,盛行落后的神判司法模式,难以与发达的宋代证据制度相比。宋代证据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司法具备的确定性品质。  相似文献   
10.
12世纪前后这一历史时段,中国和西方社会都有了向近代社会转型的机遇。然而,西方社会这一时期的变革为实现近代化转型奠定了基础,而中国却与近代化失之交臂,这是为什么?也许从中西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中的商人阶层的差异及其不同的历史命运这一视角能寻求某些答案,希望由此引发的历史警醒能折射出历史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