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近几年的阅读教学实践中,尽管有的教师仍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作品分析的阅读教学模式而不能自拔,但对千篇一律、满堂讲、满堂问、串讲串问的作品分析式阅读教学的否定,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笔者从探讨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完善阅读教学的过程人手,探索出了一种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指导学生“读”和“品”为中心的阅读教学课堂结构。  相似文献   
2.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积累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于语言材料的积累,感悟是在教师指下学生对于语言材料的感悟,运用是在教师指导下  相似文献   
3.
《社戏》是教材的传统名篇,篇幅长,人物多,反映的生活距离学生比较久远,如果要在学生没有预习的情况下用一两节课迅速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选择好一个能够带动学习全篇的焦点,并以此为抓手,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探寻文章美点。  相似文献   
4.
5.
笔者以为 ,要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必须切实在课堂上组织和引导学生“移情别恋”。“移”者 ,“疑”之谐音也。疑者 ,设疑、质疑之谓也。眼下以倡导学生质疑问难为时髦 ,其实让学生质疑固然好 ,但教师在适当时机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恰到好处地设疑质疑也无不可。这种师生互动 ,不仅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且也反映了教学的本质是交往 ,符合并反映了阅读教学是师生文本三者之间交流和对话过程的本质。阅读教学的实践也证明 ,设疑质疑 ,不仅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养成认真思考问题的习惯 ,激发…  相似文献   
6.
7.
阅读教学是师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语文教改研究、探索、实践的重要内容.时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公开课(观摩课、演示课、示范课、研究课)乃至平时的课堂阅读教学,我们发现它们均要设置"讨论"环节.这反映了语文教师对新课标理念和精神的理解与追求,其势已成潮流,不可阻挡.  相似文献   
8.
说明文阅读     
①许多人可能不知道,断臂维纳斯的雕像之所以具有永恒的迷人魅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体形结构比例完全符合0.618这个比值。0.618这个比值曾被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誉为“黄金分割律”。断臂维纳斯、“雅典娜”女神及“海姑娘”阿曼达等一些名垂千古的雕像中都可以找到这个“黄金分割值”——0.618,因而达到了美的奇境。达&;#183;芬奇的《蒙娜丽莎》,拉斐尔笔下温和俊秀的圣母像,也都有意无意地用上了这个比值。  相似文献   
9.
自从实施新课程以来,语文课堂教学的面貌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最能体现并引领这一变化的是各级各类部门组织的竞赛课、观摩课、演示课、示范课、公开课等。这些课,或满堂演,或满堂论,或满堂电,真可谓热闹非凡、轰轰烈烈!笔者不禁要问:难道这些就是我们所需要的语文新课堂吗?  相似文献   
10.
走进新课程,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可是。在平时的课堂阅读教学中,把生动的课文肢解为一个又一个知识点,让学生死记硬背,搞千篇一律的程式化分析讲解,串讲串问,讲深讲透,或者在课堂上以做练习册、考试卷为主。不少学生课外不阅读,课内听老师讲习题,学生不仅觉得习以为常,而且还觉得天经地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