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资本作为一个跨学科的新概念,有着独特的理念和优势,对于推动和谐校园构建有着现实的意义。社会资本理论视阈下和谐校园的构建内涵十分丰富。和谐校园包括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校园群体组织的和谐、学校管理与建设的和谐。社会资本理论为校园和谐的构建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 ,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基础教育教师 ,在高师院校宣传贯彻落实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具有重要意义。为此 ,我们组织学院的一些专家教师针对高师院校应如何宣传贯彻落实好《纲要》发表意见 ,并以专题研究形式编发。衷心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对贯彻落实好《纲要》发表更多更好的意见。———编 者  相似文献   
3.
以新的教学理念提升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科生毕业论文相对于本科教育教学的其他诸环节有他自身的特点和要求,高等教育诸教学环节对毕业论文都有着重要影响。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必须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本科教育教学是一个有机整体,应建立从整体上培养和提高本科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教育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根本问题。在“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教育者为中心主导的“教育者主体”即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在现实中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主体间性”作为社会交往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有着独特的理念和优势,在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内涵十分丰富,它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思路、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作为同是对西方传统哲学 ,特别是近代哲学批判和否定产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人本主义 ,都强调人的自主性、实践性和能动性 ,强调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 ,人占主导地位 ,并由此批判以近代西方理性派形而上学为代表的传统形而上学 ,使哲学研究在不同的程度上从抽象化的自在的自然界或绝对化的观念世界 ,返回到人的现实生活世界。认为哲学的重建的根本途径归根到底是向人的回归 ,这既是西方人本主义各派哲学共同的、突出的特征 ,也是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革的根本内容。  相似文献   
6.
魏禧作为跨越明清两代的思想家 ,他十分注重分析历史 ,通过对历史的追溯和研究 ,来阐述自己的主张。在他的一些军事著作中 ,魏禧通过对我国春秋时期战争各种情况的分析 ,提出了一些带有朴素唯物论、自发辩证法 ,以及朴素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军事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精神状态的反映,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的核心、灵魂,主要体现为爱国主义精神、道德精神、时代精神、学术自由精神和创新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与现代大学精神在本质上是历史的辩证统一的。构建现代大学精神应充分体现、弘扬和提升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魏禧作为明末清初著名的散文学家,与当时一些著名的进步思想家一道站在时代的前列,在对宋明理学、封建专制的批判过程中,阐发了其体现时代特征的伦理思想。本文主要论述了其自然主义的人性论及其事功主义的价值观和体现时代特色的道德修养论。  相似文献   
9.
关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前高校德育面临的新课题,它事关大学生成长成才与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是一项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工程。目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艰巨的任务,必须深化德育改革,结合实际,寻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视野下,现代性无论是在社会存在还是在社会意识层面,都呈现出尖锐的矛盾,而资本的私有制乃是它的“根”。马克思既对现代性的“物的依赖”现象和形而上学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及其现实基础资本私有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否定,也对其普遍而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及其理性精神和主体性意识这一基本原则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而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共产主义理想,则集中体现了对现代性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