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0年   3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笔者从以下四方面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中的“乘法分配律”: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中的“乘法分配律”。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内涵,并能灵活运用。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师生、生生之间的良好情感。教学重、难点:乘法分配规律的应用和逆应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各色小木块若干。教学流程:一、复习铺垫,让知识在顺向中迁移1.口算。(先说一说运用什么方法使计算简便,然后再口算。)25×47×4125×562.计算。(每组中的两个算式得数相同的就用等号连起来。)(1)(6 4)…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目前职校学生在计算机课程学习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状,以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以PowerPoint课程教学为例,提出在计算机课程学习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并进行实践,对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等方面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体现了数学源于生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乘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中的“乘法分配律”,教材第64——66页的例6、例7及练习十四的部分习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内涵,并能灵活运用。2.培养学生掌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师生、生生之间的良好情感。【教学重、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和逆应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各色小木块若干。【教学流程】一、复习铺垫,让知识在顺向中迁移。1.口算(先说一说运用什么方法使计算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