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综合类   3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精神分析论把人格分为三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彼此调节、和谐运作,会形成正常、适应良好的人格,否则将演变成心理异常.人本论主张个体人格的形成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又由需要组成,不同层次需要的满足,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程度.特质论主张人格是人本来拥有的品质和特性.强调遗传的作用,而社会学习论则强调人格的形成主要是社会环境的影响,人格是后天学习而形成.  相似文献   
2.
自我效能感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具有重要的健康功能。本文依据目前已有的调查研究,从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角度,探讨了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人际关系、应对方式、情绪健康、学习适应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热点。怎样才算健康?西方许多著名的心理学家提出了 心理健康的标准。奥尔波特提出了六个标准,称为“成熟者”模式。马斯洛提出了十个标准。1946年国际卫 生大会指的心理健康有四个标志。根据起来心理健康的内容主要指与社会的协调一致,正确的自我认识,统 一的人格、开朗的心境。现实生活中,完全心理健康的人是少数,多数人是处于第三状态,即介于心理健康 与不健康状态之间,有时称为“亚心理健康,神经衰弱、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忧郁症都可以说是此种 状态。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维护心理健康就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上的贫困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表明,和一般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在自我意识、人际关系、人格特征等方面表现出更多的心理问题。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影响其心理健康的社会原因,对寻找对策,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大学生心理咨询辅导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学生心理咨询辅导问题的探索@赵红英 @黄鹤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