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优化其个性.为此,学校、教师、学生都要确立个性意识,教育领导部门和学校要有一整套有利于优化个性的机制,并通过教学科研化这一最佳途径来达到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2.
王毓嵩,字峙南,云南大理人,白族,生于1882年,卒于1919年。1905年去日本留学,回国后在云南省立第一师范任教。1916年,他在云南《义声日报》上连续发表书稿《人理学》和《义务政府主义》,详尽地阐述他对于社会、政治、历史、道德、经济的看法,尤其对社会达尔文主义作了较为深刻的批判,表现了具有进步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英国生物学家边尔文发现了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的生物进化规律,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另一个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竭力支持和宣传达尔文的学说,写了《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此书的一部分由严复译成中文称为《天演论》,于1893年出版。这本书的  相似文献   
3.
刘海峰等先生提出“为科举制平反”,其理由不能成立。评价科举制的好坏,应看其在不同时代对中国社会生产力作用如何,不能以“古代多数人”或几个名人的言论为依据;科举制度下确有一些能人被选出,但被淘汰、扼杀、扭曲的人才更多,以致造成人才大匮乏的局面;科举制使若干“田舍郎”登上了“天子堂”,这种公平只是表面的,实际是通过对中上层官僚队伍的“换血”,巩固了封建皇权,从而为专制主义的社会苟延残喘补充活力。  相似文献   
4.
教师是一种专门的职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严肃性。因而在教师教育中不仅学科知识的教育是专业教育,教育知识的教育也是专业教育。为此,借鉴外国经验,针对普通高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具体建议和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应该从高等教育本身的内在矛盾中去寻找。由于时代的变迁,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已是生产知识和人才。这种独特的生产方式的内涵是:生产力包括教育生产资料、教育生产对象和教育工作者,教师所具有的科学知识和教育能力属于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包括教育生产资料的占有制关系、人们在教育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分配关系,其中教师对作为教育生产资料的科学知识和教育能力的占有制关系是第一生产关系,它决定了高等教育领域中人们的其他关系。高等教育的发展遵循教育生产力决定教育生产关系、教育生产关系反作用于教育生产力的规律,其特征是:一、教育生产者与教育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二、办学主体多元化与办学形式多样化的结合;三、教师治教与学生治学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重思与尊师     
重思考与尊导师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两个传统,这两个传统都曾有益于中华民族的进步。但由于尊师被不适当地推向极端,便造成了对重思的,有碍于创新思维的发展。认真地反思过去,正面弘扬重思和尊师的优良传统,我们在高等教育中应确立如下新的理念:科研重于教学、质量颖重于授业、教方法重于教育知识、尊导师的创造能力重于尊导师的传授能力。  相似文献   
7.
论教法与学法的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方法应是教法与学法的辩证统一,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及其方法。教学过程本质上是实践过程,实践的观点应成为教学认识论和教学方法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传统的系统讲授法缺乏实践环节,不宜继续作为我国高校的基本教法。应当寻找一种既能充分实践环节,又能统一教法与学法,并具有传播知识,创造知识,发展师生能力的多功能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合作。三方共同的切入点是蒙以养正,从婴儿抓起。学校、家庭、社会除了共同的任务外,还各有特殊使命。学校的特殊使命是指导家庭与社会,家庭的特殊使命是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德育工作,而社会的特殊使命则在于调控,即坚持正确的导向,营造良好的环境和开展社区德育活动。  相似文献   
9.
论高等教育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其本质从属于人的本质,是围绕教育活动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围绕知识、技能的传递与创新而展开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社会关系的总和。处理好高校师生与自然及社会的关系、教育资料的占有关系,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师生关系以及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科研中心论--对一种高教理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育、教学、科研的本质,从认识的发生、发展规律,从高等教育的特点、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论证高等学校应以科研为中心,并就“科研中心论”的确立,提出若干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