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高校现行的领导体制,本文从高校领导体制的特殊性、现行的领导体制和过去领导体制的区别、现行领导体制中的几个关系等三个方面探讨当前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语文学科素质教育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语文学科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首先研究课堂教学模式。从语文学科的性质看,它是基础工具学科,也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工具,所以研究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教学模式的义界与特点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即教学活动程序。它是对教学活动规律的科学认识与总结,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中介和桥梁。教育理论是系统化的教学思想,是教学模式的内蕴;而教学模式则是由教育理论转化而成的具体形式。教学模式的主…  相似文献   
3.
先秦散文或质朴无华,或占奥典雅,或汪洋自恣,或犀利峭拔,以其多彩多姿的风格在中国散文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先秦散文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不仅对于加强整个中国文学史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当前我国散文的创作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但是,由于年代久远、书籍散佚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题画诗滥觞于六朝,发展于唐宋,到了元代,出现了极盛局面。但是,一些古代文学研究工作者,过去对元代的题画诗往往不屑一顾,在论述元代文学时,甚至把题画诗的蜂起作为一股逆流,加以排斥。笔者认为,对于一种文艺形式的兴盛和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应作具体  相似文献   
5.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是中学物理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动脑与动手、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经历了一个恢复、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当然也还存在不少差距。目前找国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现状可以概括为“成绩不小、问题不少、急需改革”。一、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果1.初步形成了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内容体系由于物理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使得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课程体系中的分量越来…  相似文献   
6.
在隋末唐初有这样一位诗人:他才高位下,以琴酒自乐,或俳徊于东皋之上,或流连于北山之下,但“相顾无相识”,“心中常苦悲”。他似乎看破红尘,无所萦怀,有时甚至连精神也崩溃了!然而,他在诗坛上的影响却是永存的。他,就是王绩。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分析柳宗元的人品与诗品入手,既指出柳诗与陶诗相同的一面,又着重论述了柳诗与陶诗相异的一面。作者认为,柳宗元诗的平淡、清雅、冷峻、简古,已为古今学者所共识,但仅是其外在表现;而深沉、奇绝、峭拔、绵密,却是柳宗元赖以与其他诗人相区别的本质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中学教师在学历基本达标后,转入继续教育的紧迫性;并结合语文教育研训部的工作实际,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着重阐明在开展继续教育工作中,实行“研训一体,管训结合”体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略论中国古代咏物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咏物诗,在我国古今诗坛上虽然常见,但是往往并不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如林似海的艺苑里,她好象是一枝长在林中的小花,虽有奇葩秀朵,却被高大的乔木所遮挡,因而她的风姿常不为人所见,她的馨香也常不为人所嗅。为此,笔者拟对我国咏物诗的产生、发展及其艺术特征等问题谈谈初步意见。其目的不仅在于为咏物诗在我国诗歌史上争得应有的地位,而且也愿为当前咏物诗的创作提供一些借鉴。一我国咏物诗这种艺术形式,产生的年代颇早。明胡应麟说:“咏物起自六朝。”王夫之说:“咏物诗,齐梁始  相似文献   
10.
过去学术界对《闲情赋》评价不一,多有贬词。这主要涉及到对主题的不同认识,作者认为,此赋的主题是多重矛盾的统一,但矛盾的主题并不影响它的价值与意义。《闲情赋》在魏晋辞赋中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无论其主题的思想价值和象征意义;还是在艺术上继承前代优良传统,开拓创新所达到的成就,都堪称一流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