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甫夔州时期的诗歌创作 ,展现了诗人一生的政治追求及人生追求 ,尤其是展现了诗人晚年的精神面貌及审美观照 ,体现出诗人个体生命价值在当时社会价值的制约下的实现与压抑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文学承载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与跨文化因素是其内在的组成部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中国古代文学的含蓄性特征、词汇及意象的历史文化内涵、民族精神及价值观念等都与学习者的母语文化产生了一定的文化不适或冲突.教师不仅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还应当运用跨文化意识及方法处理教学中的文化不适及文化冲突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诞生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证券公司长期处于政府的保护下,退出壁垒较高,严重阻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运行和稳健发展。对建立证券公司市场化退出机制的原因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基于经济学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安史之乱中盛唐诗人的政治地位发生了变化,职位和身份的改变使他们的思想产生巨大变化。他们或担任高级官职,或担任低级官职,或未居任何官职,或陷贼叛营,不同的经历导致其创作呈现出多元状态和不同的美学风貌。  相似文献   
5.
在唐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层面中,附势与媚俗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格现象。一方面,它是集权制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封建知识分子功利思想的反映。这种人格现象集中地反映在投献、干谒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相关文学作品中。以李白、杜甫、高适为代表的盛唐文人几乎都有着从附势、媚俗到愤世嫉俗的人格变化的经历。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由于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学生个体情况的变化,课程的教学模式必须不断的进行改革和优化。本文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从3个方面来调整和优化课程教学的方法,即:按需选材、精讲多练、信息化教学。从连续几届的教学情况来看,我们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军事高等教育特色数据库建设对于提高军事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利用清华同方TPI系统进行军事高等教育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实际情况,详细阐述了整个系统的构成与功能。本文可为大学以及科技情报界建设具有单位特色的数字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要素构成及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要素构成和结构特征;提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参考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三阶段组织流程。  相似文献   
9.
安史之乱的爆发引发了唐王朝自上而下的思考。重儒学轻文辞成为新的人才标准,经世致用的儒家审美观又显示出其独特地位。这一要求表现在对科举制度选拔人才标准的思考上,同时,文人也与这一标准相呼应,表现出文学创作上的新变。  相似文献   
10.
学习汉语不仅要学习语言及文化背景知识,还要加强对文化因素即语言系统内部的文化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融合文化内容与语言结构于一体的对外汉语教学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对教材中文化因素的挖掘和研究。在文化语言学理论基础上,以文化因素为研究视角,采用静态文本分析法对《发展汉语·高级综合Ⅱ》中语义、语构和语用文化因素进行整理和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