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推动了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但是由于国家的财力所限,教育经费普遍感到紧张。面对这种情况,如何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在其使用过程中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全国教育单位普遍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提高,只有通过评估的办法选择最优方案才能解决,在这里评估时应遵循的原则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就对教育经费使用效益评估应遵循的原则提出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战略成本的新工具--目标成本管理,分析了我国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如何切实有效地实施这一成本管理模式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精准传播使得图书的营销推广能得以发挥,而社群便是实现精准营销的有利通道.读者与出版方能够实现直接对接,这一现象颠覆了出版机构传统的分销方式,背后是一种全新图书推广理念的变革,是一个搭载新媒体平台的营销模式的兴起.  相似文献   
4.
苏州巷13号     
张心  张心 《现代语文》2004,(3):38-38
随着语文教学的发展,新课材的颁布,作文评价新标准也渐成主流意识,即学习习作应能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在这个标准体系中,“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是核心,它强调的是“我手写我口”,是“我”眼中的世界,“我”内心的体验,“我”脑中的思考,是有鲜明个性烙印的思维之花,感悟之果。唯是,作文才会有鲜活的生命,才会有不歇的源泉,才会有灵动的魅力。张心同学的作文,语言清新,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汇一种新颖。独到的视角去观察、感悟生活,思他人所未思,言他人所未言,这是最值得欣赏与提倡的。  相似文献   
5.
从八十年代以来,数学教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正被广大中小学教师所接受,一些学者提出“问题解决就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心”、“中小学数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等.而在数学教学中要提倡“问题解决”,首先应认识什么是“问题”,什么是“习题”.关于“问题”说法纷纭,一般认为问题是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个人或团体要求去完成一个任务,对于这个任务他(们)没有解答方法和完全确定的法则.而数学问题,则是一种具有数学学科特点,根据个体或团体的现有知识情况,对自身的答案无确切的认识和解决法则状态,而无论是什么样的问题是必须满足三个特性:(Ⅰ)个体(团体)的接受性:个体(团体)必须对问题具有接受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两个教学片段,分析了两位教师处理相同教学内容的不同之处,探讨了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主要教学环节设计】Step 1 Pre-reading——阅读前,谈话导入,略扫障碍,重视学生主体的感悟1.Lead-in谈话导入,揭示课题T:What can we do at school? S:We can play football/sing and dance/play on the swings/... T:(继续追问)What do you do after school then?  相似文献   
8.
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一切为了孩子,英国之行让笔者从理念到做法、从大处到细节更好的理解了这句话。  相似文献   
9.
“节约娃娃”是“美德妈妈”众多孩子中的一个。一天,她扎着一个冲天辫,穿着小红肚兜,兴冲冲地来到人间找朋友。“节约娃娃”一蹦一跳地进了一个小院。她看见一个小男孩一边刷牙,一边让水哗哗地流着。“节约娃娃”连忙跑过去:“这样太浪费水了!”小男孩白了她一眼,满不在乎地说:“嗨,黄毛丫头!地球上的水多着呢!还在乎这一点?”“节约娃娃”认真地说:“虽然地球的十分之七被水覆盖着,但人类现在可以用的淡水却十分缺乏!如果把世界上的水看成一碗水的  相似文献   
10.
学习数学离不开运算,而运算又离不开思维这一心理活动。因此研究学生在运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是极为重要的,它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也可以起很大的作用。 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就学生而言,运算就象是一匹难以驾驭的烈马,难以控制它的精确度和正确性。在解题或测验中,除了对概念不理解和技巧难度上造成的错误之外,大量的错误则是来自于运算,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在不自觉中所产生的。那么造成这样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的回答是:“粗心”,家长们的回答也是“粗心”。而老师对这样所谓的“粗心”是怎样认识的呢?或者说应该怎样认识呢?这正是值得研究的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