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58篇
体育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孩子是人生的最初阶段,也是人的情感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孩子的教育应包括智力、健康、情绪、行为习惯、动手能力等的全面开发。科学研究表明,教育可以使大脑产生生理改变。美国斯坦福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克努森等人的研究对象是猫头鹰。早先的研究者已经发现,猫头鹰大脑中的某一区域负责生成“听觉位图”,能把猫头鹰听到的声音转换成空间感。比如猫头鹰在黑夜里听到老鼠活动的声音,听觉就能引导它准确地扑向猎物。研究人员给幼年猫头鹰戴上一副特殊的眼镜,使它所看到的世界都偏向一边,然后在它边上放一只尖叫的老鼠,但透过镜片来看,老鼠…  相似文献   
2.
3.
凝石与建筑     
我们都知道,在现代建筑中,水泥是最重要的建筑材料。如今中国科学家开发出了凝石技术,这种凝石比水泥具有更多的优点。凝石技术利用冶金、火电及其他工业矿渣,在常温常压下生产高性能新型建材。技术主要发明人、清华大学材料系教授孙恒虎说,凝石技术仿照自然界的成岩原理,在钢渣、粉煤灰、煤矸石等类似火山灰的废弃物中添加成岩物质,让它们在数小时乃至几十分钟内就凝聚成高强度的岩石。这种技术利用废渣,变废为宝,节约大量资源和能源,根本上减少传统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形成规模化新型建材工业。凝石系列产品具有高强度、高致密度、绿色环…  相似文献   
4.
成宇 《百科知识》2007,(4S):6-6
遥感技术集现代科技之大成,因为其中用到了很多领域的最新成果,无论是宇航技术,计算机技术,还是各种分析技术,都体现了现代科学的面貌。遥感卫星从空间观测地球,能够观察大量的地球信息,从而客观地反映各种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性。在近些年,人们已经拓展了遥感卫星的用途,最早用来观测气象,搜集军事情报,后来,又进行遥感资源勘探,如今考古工作也开始借助遥感卫星来进行了。  相似文献   
5.
成宇 《百科知识》2007,(6S):6-6
俗话说,无盐不成饭。盐对人的生命非常重要,研究表明,人体每天对盐的正常生理需要量是1克,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日食盐不超过6克。而我国居民,尤其北方地区居民每天食盐量高达15至20克。这么高的盐摄取量会导致高血压等疾患。据统计,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逾亿,近年来,高血压发病呈现出明显的逐年增加和低龄化趋势,由高血压引发的心脑血管病、肾病、眼病等并发症,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负担。  相似文献   
6.
成宇 《百科知识》2007,(8X):14-14
我国是橡胶消耗大国,年耗胶量已达300多万吨,居世界首位。然而天然橡胶产量仅为年50多万吨。产量和需求之间有巨大的缺口,因此,我国科学家正在开发人工合成橡胶,并加速实现其规模产业化,以提升我国橡胶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湍流之难     
成宇 《百科知识》2004,(8):30-30
当你在静室里面点燃一炷香,你就能看到一缕轻烟升起,起初是笔直的,升到一定高处,就变成了不规则的形态。这就是一种湍流现象。湍流是流体力学中的一个大  相似文献   
8.
天气预报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为了获得准确的预报天气,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测量和搜集大量的气象数据、气象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气象仪是必不可少的。气象仪可以测量气压、海拔高度、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等。可是,为了搜集大区域的气象数据,气象仪经常必须在各种恶劣地理环境中工作,及时传回当地的气象信息。以前,人们设立气象站,但是,在荒无人烟的地方设立气象站成本很大,而且供电、人员驻站等等都是问题。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世界各国都在研制自动气象仪。我国研制了一款自动气象仪,它具有自动工作功能,可以自动采集数据…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高机动车的驾驶安全?这不仅是个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而且也是科研机构一直在研究的课题。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车辆的可操控性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得驾驶员更容易地控制车辆的行驶,同时,科技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随着移动电话的发展,使得人们在开车的时候,随时可能会接听电话。那么,这种行为到底会对驾驶安全造成多大的影响呢?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人类大脑很难同时处理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的信息。这项研究成果表明,大脑对听觉信息的直接关注,使得对视觉信息的处理量减少了。从而解释了,为什么人在打手机的时候…  相似文献   
10.
科学研究需要超高分辨率的显微镜。所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各种成像模式。在1994年,科学家斯蒂芬提出了受激发射损耗(STED)显微镜的概念。两年后,这种显微镜就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从那时起,人们就对这一技术进行了持续的改进,现在,这一技术在一些奇妙的生物学发现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利用受激发射损耗显微镜,德国科学家成功地观察到神经细胞突触区中发生的作用过程。在拍摄的照片中,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突触小泡。这种显微镜之所以能够使人们观察到如此细微的景象,是因为它能克服衍射极限。普通的扫描共焦显微镜会在荧光斑周边产生天然辐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