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李传坤 《科教文汇》2014,(18):227-228
清少纳言在随笔作品《枕草子》中通过一系列的“年中行事”诠释了日本平安王朝的传统审美意识,我们根据“年中行事”的一些特征,可从一定程度上了解清少纳言对季节的重视程度与审美取向。也就是说,清少纳言并没有被平安王朝传统的审美意识的条框所束缚,而是根据自己审美理念的需要,从不同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同时凭借自己的感觉去挖掘“美”,进而将这些所谓的“美”充分融入作品之中。  相似文献   
2.
清少纳言通过《枕草子》"香炉峰雪"章段中与中宫定子的"问答",显示出其过人的智慧与素养,同时也表明清少纳言和中宫定子对白居易诗歌的熟知与热爱。另外,虽然这一章没有直叙中宫定子所遭遇的逆境,但中宫定子通过当时的自然景物和白居易诗歌的联想,在有意无意之间将"香炉峰雪"的诗歌作者白居易跟自己家族的残酷境遇作比照,以此隐喻作品主人公的孤寂心绪和中关白家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3.
背诵式语言输入是传统而有效的外语学习方法之一。首先通过对背诵式语言输入教学法的理论依据进行简要阐述,然后介绍背诵式语言输入在高职院校日语精读课程中运用的几个方法,最后对背诵式语言输入在日语精读课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并尝试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李传坤 《科教文汇》2013,(23):64-65
《枕草子》是清少纳言根据自己在宫中的供职经历而创作的随笔作品。代表着平安王朝传统审美意识的"をかし(趣味)"和"あはれ(情趣)"等词语在作品中随处所见,并成为该作品重要的关键词。清少纳言根据自己的审美基准将白居易的诗文寓于作品中,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悟。《枕草子》中的所谓"审美意识"与白诗之间似乎存在着某些内在关联,通过这些关联或许可以找到白居易作品流行于平安王朝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李传坤 《文教资料》2014,(5):195-196
高校开设日语口译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其中变换表达是比较难以掌握的翻译方法之一。为了能够掌握和灵活运用变换表达的翻译方法,除了需要具备过硬的语言基本素质外,还要深入了解中日两国的文化背景知识,认真分析和研究彼此间的语言表达习惯及文化差异,这样才能克服或减少由此造成的语言交际失误,保证涉外交流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教学模式抑制着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违背了现代教育理论下的外语教学规律 ,妨碍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要从目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转变 ,必须更新观念 ,从教师自身做起 ,通过具体的课堂训练有效挖掘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潜力 ,以确立他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