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4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黄苹  蔡火娣 《科研管理》2020,41(6):80-89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推进,跨国并购是否提升了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质量?拓展现有计量模型,使用多指标构建创新质量指数,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法,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跨国并购对并购企业的创新质量促进效应。研究发现,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积极促进了技术创新产出规模提升,但对企业技术创新质量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即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存在创新产出的量变,没有发生创新“质变”。并购双方技术互补性,通过丰富并购企业的技术知识多样化和提升技术创新效率,进而提升了并购企业的创新质量,对跨国并购的创新质量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为中国企业有效实施跨国并购,匹配合适并购对象,实现增长性协同效应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正交设计是立足于方差分析模型的,通过方差分析来估计模型中的未知参数。但是如果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当因素数目和因素的水平数增加的时候,未知参数的个数将呈指数增长,使得试验次数也大大增加。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需要估计的未知参数将会大大减少。本文通过二次回归来建立了正交设计的模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非径向的SBM模型测度了中国省区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并分析了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及分解,从技术进步效应、效率追赶及“创新者”区域等角度探索中国省区二氧化碳排放效率。主要结论有:2000-2011年间的全国二氧化碳平均排放效率仅为54.9%,效率偏低,相对于效率前沿面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的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发展是不均衡的,东部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显著高于中、西部;全国二氧化碳生产率MLPI指标平均增长率为0.62%,增长率较低,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是技术进步而非效率变化。  相似文献   
4.
基于非径向的SBM模型测度了中国各省级行政区CO_2排放效率,并分析了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及分解,从技术进步效应、效率追赶及"创新者"区域等角度探索中国各地区的CO_2排放效率。主要结论有:2000—2011年间,我国CO_2平均排放效率仅为54.9%,效率偏低,相对于效率前沿面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CO_2排放效率发展是不均衡的,东部CO_2排放效率显著高于中、西部;全国CO_2生产率MLPI指标平均增长率为0.62%,增长率较低,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是技术进步而非效率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