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2篇
  200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社会思维学是思维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思维的主体是社会集体;思维的过程是社会集体的历史活动;思维的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也可以简称为思维社会性的原理。笔者认为思维(认识)的社会性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本文从认识论和科学史的角度论证了思维的主体、认识过程和思维结晶的社会集体性。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理论、方针、政策是集体智慧结晶的观点,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大贡献,它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发掘。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我国经济体制的沿革过程和僵化模式形成的原因:客观上由于受当时国际、国内阶级斗争和苏联经济体制模式的影响;主观上则是“左”的指导思想所致,其中,缺乏理论研究的自由也是一个直接的重要原因。文章还就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突破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僵化的经济体制模式,探索适合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的新的经济体制;对取得令人兴奋的进展的认识上的原因,作了探讨。并指出,一幅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宏伟蓝图正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理论工作者应满腔热情投身于改革的实践,倾听实践的呼声,探讨和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认识系统是以人的主观能动性、信息的传递和加工为主要特征的一个特殊系统。本文着重探讨三个问题:一是认识系统的要素和结构,对认识的主体、客体以及主客体的“中介”(包括实践和方法、仪器)进行了分析,并对三者的综合作了动态的说明。二是认识的发生,主要是介绍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理论,并对其进行了评述。三是科学知识发展的模式,介绍了波普尔、库恩和拉卡托斯的知识增长模式,最后介绍了我国学者的科学知识增长的辩证模式。  相似文献   
4.
全球性问题的研究已有20多牟的历史,但把人工自然与全球性问题联系起来则刚刚开始。笔者从对人工自然的两重性的分析出发,指出人工自然是产生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一个原因,但这仅仅是可能性,从可能变为现实还需要其他条件。人工自然既是产生生态危机的一个原因,同时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又得依靠人工自然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教师备课的过程是一个分析和处理矛盾的过程。本文对备课过程中的吃透两头,确定重点、分散难点,正面灌输与反面批判以及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等的矛盾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上海改造的历史背景及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双管齐下的改造原则。作者认为:首先,要扬长避短,调整产业结构,重新合理调整工业布局;其次,要加强技术改造,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第三,要切实保护水源和搞好绿化。同时指出上海的改造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统一规划,运用各种手段,各方面通力合作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它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科学作为探索自然秘密的创造性的活动,其成果是揭示自然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知识形态的东西,是潜在的生产力。要把科学这种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直接的生产力,必须经过技术活动才能实现。这个技术活动根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严东生的说法,它由七个环节构成。这七个环节是:(1)实验室研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竞争将是企业文化的竞争,而企业文化的竞争归根到底在于人才的竞争.分别从员工激励和企业文化的概念和作用入手,阐述了构建基于员工激励的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如何构建基于员工激励的企业文化.旨在帮助企业构建基于员工激励的企业文化.并为其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系统论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重大成就。由于它的广泛应用,引起科学界和哲学界浓厚兴趣。国内外科学家和哲学家对它的哲学意义发表了不少看法。本文根据系统论的主要特点和唯物辨证法的基本思想,指出系统论不是一种新的自然哲学;把它说成是普遍联系原理的具体化也不确切;要用它来改造唯物辩证法,既不符合恩格斯的原意,也不符合系统论的实际状况。本文认为把系统论看成是自然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桥梁,比较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0.
尼采是现代西方有影响的一位唯意志论哲学家。前几年在我国理论阵地上曾刮起一股“尼采热”,尼采鼓吹的“重新评价一切”的口号曾被一些人大为推崇。作者认为,尼采的“重新评价一切”的口号,他用的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搞的是文化虚无主义,其结果是开历史的倒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