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1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牛顿的一系列伟大科学成就和他的科学思想及治学方法,在近现代人类文明史上占有独特的极重要地位。牛顿的一些主要的科学发明和发现在当时几乎都引起了国内外的激烈争论,如关于微积分发明权的争论,关于光的波、粒说和颜色理论的争论,  相似文献   
2.
在1874年建成的英国现代科研中心的主要发祥地——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的橡木大门上,刻着一句发人深省的铭言:“主之作为,极其广大;凡乐为者,皆应考察”。它的意思是说:上帝创造的世界啊!非常广大;凡是我们想要了解的,这个实验室都应当考察。这种研究茫茫宇宙奥秘的雄心壮志,就成为卡文迪什实验室的创始人之一和第一任卡文迪什教授——麦克斯韦为他的世代继承人和学生们确立的宗旨。  相似文献   
3.
1956年,晶体管的发明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创造了企业研发机构有史以来因技术发明而获诺贝尔奖的先例,晶体管的发明对今后的技术革命和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近两年,就创新文化的软环境和硬环境作了比较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在《中国科学院院刊》和《科学时报》上曾发表和全文连载过[1],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机制和实践上为我国的科技创新文化的大发展提供治学环境的  相似文献   
5.
把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与百年来全球科技界最具盛名的诺贝尔奖联系在一起似乎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但是 ,多年来的实际情况却表明 ,在我国 ,要真的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同时又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实在不是一件易事。但我常想 ,外国人可以获得诺贝尔奖 ,为什么勤劳、智慧、坚韧不拔的中华儿女就不能呢?应当说 ,只要我们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诺贝尔奖一定会落在中国人手中。说到素质教育 ,人们自然想到德、智、体全面发展 ,可是多年来我国科技界和教育界对此的理解存在着误区。譬如就说“智”吧 ,衡量“智”的最终标…  相似文献   
6.
7.
阎康年教授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老研究员,专门从事近现代物理史、科技和产业革命及西方高科技研发的研究。曾任英国科学院在剑桥大学的研究员、美国史密森研究院研究员和美国物理研究所的访问研究员,也是我国专门研究牛顿、法拉第、卢瑟福、剑桥卡文达什实验室和贝尔实验室的专家。阎康年教授长期关注和研究人才和科学家的成长与选择,曾写过几十篇有关文章阐明自己的观点。阎教授也非常关注教育,关注考试,他有自己的见解,本刊发表阎教授《关于“3+X”考试的深思》一文,可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9.
在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刻,各国科技和产业界都在对这个英雄的世纪做看各种各样的描述,不论人们的看法有多大的差异,有一点却是共同的,这就是科学和技术是这百年中最活跃的和决定性的要素。在人们将科技知识物化为产业和经济效果的同时,发达和发展中的国家都在世纪末反思,试图找出科技发展、产业改革和治国的方略与良策。构想可以有干条,但最实际的或许莫过于分析典型案例,为此让我们回顾一下被誉为世界首要的研发机构贝尔实验室是怎样运转的。企业友袅的最佳途径是搞好研友从1875年爱迪生创办美国第一个工业研究实验室开始,工业研究…  相似文献   
10.
现代科学革命从1895年发现X射线算起 ,至今已有105年了。虽然它是以实验为突破口、以物理的观念和理论为中心展开的 ,但已伸展到分子生物学、信息科技和其他很多领域。对这次科学革命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和科学组织有很多 ,但是从开始至今一直在科学前沿进行开拓、影响最大的科学组织却应首推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什物理实验室。卡文迪什实验室成立于1871年 ,至今已有129年的历史 ,其对现代物理学和科学革命的贡献之大及培养的优秀人才之多 ,堪称首屈一指 ,早在二三十年代就被誉为“世界物理中心” ,是现代科学革命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