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各国文化   8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普元玺 《大理文化》2010,(10):72-78
背景链接:普发兴,男,汉族,1936年4月生,1960年入党,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下庄镇下庄村人,1987年担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2007年3月28日因积劳成疾,逝于任上,终年71岁。在他担任村党  相似文献   
2.
春天的追忆     
追忆是从我们踏进老普家宅院的大门那刻开始的。更准确地说,或是从我在心里出发,去寻访这位已经足足逝去四年的老支书的那一刻开始的。今年的3月28日清晨一大早,天蓝得刺眼,像极了四年前的今天。四年前的今天,老普在与可恶病魔搏斗了近半年后,带着无限眷恋,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土地和乡亲。今天去看老普,仿佛是早些时候就注定的。这是一次追忆,在万物都在阳  相似文献   
3.
水目寻佛记     
徐霞客是经楚雄进入祥云后,经过云南驿,再从冉家屯(今阮营)后的水目山南麓上山的. 这是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十二月初十七日.他先到了玉皇阁,经过普贤寺,再到了灵光寺.想去访无住,不遇.然后到观音阁,看到了《渊公碑》.在普贤寺里,他看到了大香樟、木犬、枯井、风洞、寺抱塔.徐霞客在水目山歇息了一天.第三天,十九日,他准备下山了.但天气不好,下起了雨加雪.滇西祥云的冬天是很少下雪的,几年才碰得上一次.幸而天公作美,上午雨雪就停了,天朗气清.他便下了山,完成了他的祥云水目山之旅.  相似文献   
4.
雨水 你扑入大地,倾心于 白色原野,悬空的灰黄 碧绿一片 你间隙似的影子 如时间的间歇 庭院变得潮湿 土地得以滋润 于是纷纷抽出 一切梦想中的枝条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作家要么是丈夫,要么是情人。……在艺术中,正如在生活中,丈夫和情人不可或缺。当一个人被迫在他们之间做出取舍的时候,那真是天大的憾事。"桑格  相似文献   
6.
正日落时分,当中国的大部分乡村和城市,从东至西,渐次沉入落日的余晖,而在云南高原上散落的村庄却依旧处在一片白昼之中,他们仍然延续着白天的劳作、歌唱和欢笑。然后到整个中国的大部分山河都没入黑暗,云南整个高原才迎来金色的黄昏。这时,整个高原将笼罩在金子般的余晖中。此刻的云南驿也沉醉在金黄里。因此,云南驿的黄昏永远是金黄的,金黄的古道、屋顶、马帮、驿站,连饮马  相似文献   
7.
米甸小镇     
和熙的阳光中,小镇开始躁动不安了。孩子们的书声从校园的上空升起,来自桥头村方向早发的客车的鸣号声传入每一扇刚刚开启的窗棂,卖菜,卖早点,卖烧酒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8.
在深入的采访和倾听中,我一次又一次感动.二十载风雨岁月、上百本工作日记,将普发兴任职村党支部书记20年的奋斗历程和他70年的生命之路,定格在全村5000多口人的心中.什么是不忘初心?什么是心系百姓?什么是对党忠诚?什么是信仰坚定?什么是为民请命?责任和担当,大爱和情怀,无私与奉献,当老支书被病痛折磨即将弥留之际,他想的还是老百姓的事、村里的事.而那一刻,生命成为永恒,成为崇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