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各国文化   1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参加广西高考评卷,有机会对历史试题,卷答题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对考生答题存在的一些主要缺陷有较深的印象,兹就此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2001年是他诞辰100周年和逝世55周年,我想借此机会,与广大读者共同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同时给读者们介绍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的现状,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关注这位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教育家。我主要谈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我国陶行知教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教育思想是中西方“化化”(包括化影响、化浸染、化熏陶等)的结果。它沿着西学东渐的历史行程,在西方化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化教育交相激荡与渗透融合的化滋润下产生。中西方化教育的交相激荡与渗透融合,也直接反映到毛泽东教育思想产生的过程之中。它在两方面呈现了强劲的趋向:一方面,民本主义与民粹主义的交汇,构成了毛泽东教育思想以“群众本位”为价值取向的原动力;另一方面,实践理性与实用主义的融通,又夯实了毛泽东教育思想以“实践本位”为基本原则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4.
建立高师历史学科的整体结构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同时也吸收了一些20世纪西方先进的学术成果。在高等师范院校中应用这一教学模式,强调把历史作为一个整体去对待,注意历史事件的普遍联系。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对实现高师历史教学内容的交叉渗透与整合,对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定社会的教育总是承载着一定的文化使命。面对不断高涨的全球化浪潮以及由此而来的文化多元化态势,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将会赋予什么样的文化使命?这不能不引起我国有识之士的深切关注和思考。黄书光、王伦信、袁文辉就此进行系统研究,撰写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历史嬗变、现实改革、未来展望等深层问题进行理论透析,力求体悟其精神意蕴,开掘  相似文献   
6.
当前,素质教育已逐步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第一主题。学校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历史学科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利用其特有的教育功能服务于素质教育战略,找到自己在素质教育中的定位和立足点。本文试就历史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操作方法作些探索。  相似文献   
7.
论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创造教育的开拓者。针对旧中国教育脱离实际的严重弊端,他提出旨在造就创造型人才,培养创新精神的创造教育思想。这个思想主要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理论依据,以生活为教育内容,强调教学做合一;力图通过“六大解放”、“三个需要”、“一大条件”来解放、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同时采取启发、自动、手脑并用等方法实施创造教育。这是一种既具有中国特征,又反映现代教育理论发展趋势的新的教育理论。它不仅为中国教育理论宝库作出了独特贡献,而且对于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怎样运用整体原理来进行高考历史的总复习?这里以中国现代史为例谈谈几点做法。(一)把握基本线索,揭示阶段特征,注重基本史实的联系,整体地认识复习对象。中国现代史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巩固和发展的历史,我们把它划分为三大时期、六个阶段,并揭示其相应的六大特征,就能把握了中国现代史的全貌。以下图示之: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研究的基本走向2 0世纪 90年代的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 ,无论从涉及的范围 ,研究的广度、深度 ,还是参与研究的人数 ,所出版或发表的研究成果 ,都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笔者对 4部索引 ,即《报刊资料索引》 (中国人民大学编 )、《全国报刊索引》 (上海图书馆编 )、《中文报刊教育论文索引》 (中央教科所编 )、《教育、心理科学资料索引》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资料中心编 )和《教育研究》、《教育史研究》、《行知研究》等刊物进行查阅检索 ,并相互参照 ,收集到关于 90年代陶行知研究的著作 2 9部 ,论文 1331篇。下面以此展开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之所以能创立生活教育理论,在于他对历史的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有全新的认识,也在于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和对祖国、民族命运的忧患意识。他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掀开了我国教育史上新的一页。他的教育实践,为中华民族的觉醒与解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