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各国文化   1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诗 《寻根》2007,(6):102-105
孩子出生之后,总要有人为之命名。那么谁最适合为孩子取名呢?或者说,中国传统的命名习俗,一般是由谁来充当这个角色而最具有权威呢?  相似文献   
2.
余聪  采诗 《寻根》2009,(3):112-114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大家熟知的。然而,孔子为何取这样的名和字呢?据笔者所知,历代的解释众多,而具代表性者有四:  相似文献   
3.
试说小名     
采诗 《寻根》2003,(2):94-101
一个人通常有两种名字,一种是童年时代使用的,另一种是成年以后使用的,到了适当的时候,后一种则替代前一种。早在美洲印第安洛魁人还处于原始社会的时候,就有了这种童年时代所用之名,英国人把它称为小名(Childhoodname)或乳名(Infantname),并与大名相对。然而,澳大利亚的维克门坎族,除了拥有大名、小名之外,还有一种比小名更小的名——脐名。所谓脐名,是孩子一生下来,胎盘去掉之前所取之名。一般由其氏族的管事者拉着脐带,同时数叨着一大串名字,先是父系血统男人的名字,然后是女人的,最后是母系血统男人的名字,正好在…  相似文献   
4.
采诗 《寻根》2005,(4):116-117
台湾李敖先生的代表作《独自下的传统》,在谈到中国妇女何时才有自己的名字时说:“汉朝才开始有女人私人的名字,有的还是没有,只叫做什么什么‘氏’而已。”这里所说的“女人私人的名字”,就是姓名学中妇女的大名,不是字,也不是小名,更不是称谓。  相似文献   
5.
采诗 《良师》2010,(2):54-55
起名咨询业越来越发达之后,起名收费自然价格不菲。当然,花钱起名也来得干脆,许多世界级的名牌,皆是花大价钱而拥有的:英特尔的“奔腾”(Pentium)一名,当时是由美国加州索萨利托的一家小公司投标命中的,取名费为4.5万美元;  相似文献   
6.
"花名"种种     
采诗 《寻根》2007,(3):103-107
缘起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出版了许多姓名学研究专著,本人收集到的已有数十本,内中均未讨论或提及“花名”,再查《辞源》而未遇,便引起了我的注意。  相似文献   
7.
采诗 《寻根》2009,(5):114-115
2003年我在拙著《起名有学问》(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年版)中谈到国人取名习俗中的“以姓为名”时,曾写过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8.
采诗 《寻根》2006,(3):120-125
原始之姓当今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而中国人的姓又都是从父姓,即延续父亲的姓。这和当今日本人以及英、美人的姓(surname)大体上一样。然而,我们中国人最原始的姓,即王充在《论衡·诘术篇》中所说的“古者有本姓,有氏姓”的“本姓”,却和今天的情景恰恰相反,则是从母姓,即延续母亲的姓。这从“姓”的字形、字义、字音上,可以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姓,在金文中写作“生”;“生”就是姓的本字。由谁生的,即姓之本义。后来加了女字旁,更清楚地表明它的含义。而且姓的读音起初也读作“生”。《说文》释姓曰:人所生也,从女,从生。由此可以…  相似文献   
9.
采诗 《寻根》2002,(5):15-18
原始社会还没有产生字,因此就找不见一个有记载的人名。无论是氏族酋长,还是部落民众,都没有姓氏,没有名字,他们只有图腾!  相似文献   
10.
采诗 《寻根》2013,(5):62-65
我所藏陈文译述的《查理斯密大代数学》,是上海科学会编译部1909年2月第三版。若论其版本,它并非珍罕版本,因为最早的版本是光绪三十三年七月十五日印刷二十日发行的初版本,再版本亦为光绪三十四年三月十五日发行的。然而,重庆大学图书馆和西北大学图书馆的藏书,皆为1929年的版本。上海科学会编译部印刷的此类图书,我还见到过1905年出版的《算术教科书》(陈文)和1906年《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