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0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河南省师专体育教育专业由两年制赂三年制转轨,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尚没有该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规范性文件,致使该专业的课程开设以及时间安排上,各学校之间存在很在很大差异,针对这种情况,本课题级年的潜心实践与研究,结合实际需要,依照教育部体工艺字[1998]481号试行方案,将课程划分为五类:公共课程、学科课程、教育课程、特设课程、实践课程,在课程方案中突出强调教学安排的合理性、实用性、科学性、注重技能与理论的有机结合,重点突出能力的培养,突出地方特色,使学生全方位发展。  相似文献   
2.
运用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河南省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环境及动力支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通过省政府和体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在乡镇文化工作站和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下,向着常态化、科学化和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并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征.同时,中央关于农村建设的政策法规、农民的个人需求、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需要为河南省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了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练员,出色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除了要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的训练手段、方法以外,还要懂得一些人际交往之道,学会与他人融洽地相处,正确地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从而使自己经常地处于良好的人际关系之中,在和谐友好的氛围里进行积极地工作,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生活乐趣,较成功地实现自己所期望达到的目标,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际关系是多方位、多层次、多通路的,也就是说,人际关系是一种开放性的多维网络结构。作为运动训练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练员来说,…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球给运动员的技术、打法、身体素质、乒乓球拍带来的一些相关影响,分别作以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5.
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研究及其训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力量训练在篮球运动员的整个训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展力量训练要遵循全面发展、共同作用和系统训练3个原则。对篮球运动员一般力量、专门力量和专项力量的训练手段和训练安排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6.
全国农运会项目设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探讨前6届全国农民运动会项目设置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2012年全国农运会项目设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投壶、门球、汉代乐舞等特色项目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能够在更深层次促进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开发.建议将投壶、门球列为2012年全国农运会参赛项目,汉代乐舞列为表演项目.  相似文献   
7.
体育旅游在我国体育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对体育旅游的概念、类型进行了综述,从体育产业学角度阐述了体育旅游在我国体育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科教兴国战略的内容与特点出发,以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高校体育的内在联系为依据,对面各21世纪高校体育事业应走的路进行了理性的探索。分析了高校体育改革的必要性,论证了科教兴国战略对高校体育事业的影响,指出新世纪高校体育事业应构建“面向全体学生,加强素质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向终身体育目标要求发展,培养符合科教兴国的高素质人才”的指导思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从经济总量、居民消费结构、全民健身意识等方面分析小康社会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景。探讨小康社会影响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因素有国家政策、经济和资金投入、产品需求、旅游群体等。提出加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加强设施管理和安全措施、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加快休闲度假产品开发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137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为资料,从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等方面,对毕业生撰写论文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方法等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