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讨论了海德格尔的语言之思是从"道说"向"人言",从"不可说"向"可说"的"生成转换"过程,这一转换过程不是机械的、重复式的"应合",而是在生成中的转换.  相似文献   
2.
从知识生产者的角度来看,以新时期为界,戴厚英经历了与她同时代的知识分子大多走过的历程,即从"革命"改造型知识分子到"启蒙"反思型知识分子。新时期的戴厚英也同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经历了一个身份重构的过程。但是,戴厚英又是独特的。她并不局限于倾诉知识分子所受到的伤害,而是反思知识分子的局限与困境,并寻求突破的可能性。戴厚英在小说中所展现的知识分子的矛盾与困境,不仅是那一代知识分子所共同要面对的,而且是整个现代性历程本身的矛盾与困境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自然人性说"是朱光潜在新时期对待当时的热点问题——"人学"问题的基本看法,也是朱光潜在新时期的代表性理论学说。新时期的朱光潜之所以对"人学"问题如此关注,正是源于他开始关注现实中的美学问题这一转变。朱光潜将"人性"解释成"自然本性",是在为论证"人性"的存在寻找合法性依据。因为"自然"在当时就意味着客观真实,它已经成为一种合法性的象征。朱光潜正是借"自然"的这种"天然正确"的象征意义来为"人性"确立其合法性地位。  相似文献   
4.
"文化诗学"的研究方法包涵三个要素:审美、历史文化语境和文本细读,这三个要素都可以运用在具体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例,"文化诗学"方法的应用不仅会加深教师和学生对这首诗复杂意蕴的准确理解,也会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对语文课文学习鉴赏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钱谷融"文学是人学"这一主张真正的发生期并不是它产生的1957年,而是在新时期初年。因为这时它才真正参与到文学理论的建构中来,并对新时期文论中人学话语的确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钱谷融的人学话语在文论中的确立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从特殊性层面来说,人学话语主要在于确立"个人"、"个性"在文学理论中的存在、地位和价值;从普遍性层面来说,人学话语主要在于确立一种以人生幸福和自我完善为旨归的价值观,以想象的"情感共同体"取代想象的"阶级共同体",以此来形塑文学理论的学科品格。  相似文献   
6.
“文化诗学”的研究方法包涵三个要素:审美、历史文化语境和文本细读,这三个要素都可以运用在具体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例,“文化诗学”方法的应用不仅会加深教师和学生对这首诗复杂意蕴的准确理解,也会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对语文课文学习鉴赏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老子与海德格尔的精神实质确有相通之处,这主要体现在向本源的溯求、让成其所是以及对"自然"和"神圣"的敬畏三个方面,这是基于两者相反相成、一体两面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求真理想而产生的对话.但面对生存的困境,他们提出了各自不同的主张:对于生命,老子主张"贵身不贵生",海氏主张"向死而生";对于技巧,老子主张"绝巧弃利",海氏主张"泰然任之";对于时代的困乏,老子主张"复归婴儿",海氏主张"置身深渊".从中可以看出,老子与海氏的思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互释.  相似文献   
8.
在"重返80年代"的理论视野下,20世纪80年代文论研究成为当前学界的热门话题。目前学界对80年代文论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是资料收集与初始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为质疑与反思阶段;2000年以来的重返与重写阶段。  相似文献   
9.
魏鹏  卢亚明 《新闻前哨》2012,(12):29-31
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纵观我国五千年文明,仁孝作为一份传家宝,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很大程度也加大了精神压力,敬孝,这种最基本的品德,也最容易被忽视。在这种背景下,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20世纪80年代"人学"问题的研究状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80年代"人学"问题讨论的资料收集与整理;二是文论史、学术史中"人学"问题的研究;三是文论家、美学家个案中"人学"思想的研究;四是思想史对人道主义思潮的研究。研究80年代文论中的"人学"问题主要有两条思路:一条是"新启蒙"的思路,一条是解构"新启蒙"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