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作为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今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银霞 《文教资料》2011,(15):215-217
由于土地资源限制.许多高校存在多地办学现象。本文以广东药学院为例子,研究多校区办学过程.在学生政工干部缺乏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自治,有效提高学生工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人对事物或活动的专注程度,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兴趣可以使人获得积极和愉快的情绪体验,产生强烈的学习积极性。学习之本基于兴趣。学习兴趣是一种基于自己的学习需求而表现出来的倾向认识。学习兴趣还是学生学习表现形式的动态需求,  相似文献   
4.
英汉姓名文化传递价值观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姓名是英汉民族历史文化的产物,了解英汉姓名文化对于促进中英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英汉姓氏产生的背景、历史来源、姓名构成和寓意比较其文化内涵及其传递价值观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中常常碰到一些凝固格式,对于这种凝固格式的教学需要动一番脑筋,"X什么X"格式就是一例。从形式上看,"X什么X"格式有疑问代词"什么",是特指问,从表意上看,是逆对方之意而诘问,不要求作出回答。"什么"读轻声,并不负载疑问信息,只是起加重反诘语气,强化否定性质的作用如果将形式内容结合起来,就是用特指的方式表达跟对方相违逆的意思简称为"逆意特指问",这是汉语中常用的一种格式。外国留学生如果不懂得此类格式的整体意义,理解起来常常感到困惑,运用起来常常出错下面是留学生在运用这种格式时出现的病句:  相似文献   
6.
李银霞 《教师》2010,(11):38-38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作为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今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根据本院高职生的特点及英语学习现状,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元认知理论的指导下,对部分班级进行“运用元认识学习策略提高高职生学习效率”研究,经过三年的实验,高职生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洛南里坊遗址区是隋唐洛阳城重要的里坊遗址分布区,通过梳理洛南里坊遗址区保护展示和开发利用的具体实践,该文阐释了保护利用采取的工作思路,探讨如何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为今后继续做好洛南里坊遗址区的保护利用及形成更多具有较高质量、较高水平的保护展示和开发利用成果提供参考。该文首先分析了洛南里坊遗址区保护展示和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随后从建设公共生态空间、塑立隋唐洛阳城洛南城市格局、开展研学教育、促进服务乡村、推动文旅融合5个方面梳理了保护利用的不同实践;最后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新时代不断提升保护利用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耕地数量变化与粮食安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甘肃省1978-2007年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评估,结果显示:30年来甘肃省的粮食基本供不足需,处于不安全状态.针对甘肃省耕地资源的现状和变化状况,提出应该提高复种指数、增加投入、开发荒地资源等对策措施提高粮食产量与单产水平,从而确保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0.
反思传统师德典型的价值取向——追求奉献与牺牲,即燃烧自己,照亮学生;结合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以人为本,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结合新时期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确立新时期师德典型的价值取向——追求和谐与发展,即自我成长,引导学生,师生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