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胡智锋(以下简称"胡"):站在2011年的岁末回望,这一年可谓大事频发,多"变"之年.环顾全球,本·拉登时代的终结、利比亚战争与卡扎菲政权的颠覆、苹果设计人乔布斯的辞世,都留下了无尽的话题.环顾国内,"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让2011具有了特殊的时间节点意味.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纲领的推出,更是赋予了这一年开启文化强国新纪元的深刻内涵.为此,《现代传播》2012年度对话特地邀请了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仲呈样先生,围绕着十七届六中全会引发的文化热效应,探讨中国文化发展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3.
补白     
仲呈祥 《学习之友》2012,(11):17-17
@赵晓:尼尔·波兹曼说:“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就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滑稽戏。”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来,我国军旅题材电视剧创作成就斐然,引人注目。从《潮起潮落》到《壮志凌云》,从《和平年代》到《突出重围》,从《光荣之旅》到《DA师》,从《归途如虹》到《沙场点兵》,从《我们的连队》到《炊事班的故事》……一批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覆盖了海、陆、空三军,兼容了从高级  相似文献   
5.
幸福在今天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电视荧屏上也涌现出了一批以表现幸福为主题的电视剧。《老大的幸福》针对当下消费社会的现状,讲述了一个拯救幸福的故事,诠释了幸福的现实意义。《幸福来敲门》用充满怀旧的色彩讲述了一个温馨而浪漫的中年婚恋故事,诠释了幸福的意义。这两部剧其实质都是对迷失在物欲中的现代人进行的一次精神洗礼。  相似文献   
6.
鉴于目前在电视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仲呈祥先生从电视艺术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剖析了观赏性、收视率、炒作制胜、娱乐化等导致电视艺术生态环境恶化的关键因素.对作为时代艺术的电视艺术应承担的历史职责、文化身份、美学功能,以及在哲学层面上如何净化电视艺术生态环境,仲呈祥先生阐发了他的理性思考和吁求.  相似文献   
7.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罢《我看“韩流”》,甚感欣慰。同学们的见解,令我钦佩。的确,“韩流”穿透力强,不可小视。它不仅透进了我国文艺领域、体育领域,而且透进了我国经济领域。以广博的胸怀借鉴吸收它国的成功经验,这是坚持改革开放的中华民族应有的品格。但善于借鉴吸收,就须臾离不开科学的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李家祥(天津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夏康达(天津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决策和天津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由天津市文联主要承办,并由中国艺术报社、天津报业集团、今晚传媒集团、汉沽区委、区政府等共同主办的"滨海新区特色文化高端论坛",于2007年8月27—29日在天津市汉沽区隆重举行。本次论坛是全国各开发区建设以来举办的首次开发区文化建设专题论坛,全国许多文化理论界领导同志和专家学者为论坛撰写论文并与会研讨,提出了许多富有前瞻性、建设性的深刻见解。我们从中选发四篇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仲呈祥 《声屏世界》2001,(10):23-24
有人把重大题材理解为主旋律,这不对。后来。又有人说什么都是主旋律,主旋律是个框,什么都可以往里装,这也不对。前一种是狭隘理解,后一种是泛化理解。1993年江总书记在一次宣传部长会议上,把什么是主旋律概括为四种思想和精神:第一种是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第二种是一切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第三种是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稳定、社会进步的思想和精神;第四种是一切用诚实劳动开创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  相似文献   
10.
艺术美学与构建和谐社会断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艺术美学、艺术教育能够扮演怎样的角色?艺术美学、艺术教育如何深刻地影响文化建构,进而深刻地影响人类社会的人文生态环境?艺术与科学如何才能比翼双飞,塑造出完整、理想的人与社会?具体的艺术生产、创作、鉴赏、批评活动又如何反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进而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审美支撑?围绕这些重要的命题,著名文艺评论家、影视艺术理论家仲呈祥先生为本刊撰写专稿,从先进文化建设、人文生态环境的净化等宏阔的视角,结合古今中外一些重要的经典理论观点,以及当代丰富多样的艺术现象,围绕艺术审美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高屋建瓴地提出了自己富于思辨与才情的精辟论断。特此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