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199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纂丛书是我国的优良文化传统。编纂丛书就是把单种书籍按照一定体例和原则汇编为一套书。丛书有综合性的,也有按照年代、地域或专业等汇编的。我国最早的丛书是南宋俞鼎孙、俞经编的《儒学警悟》,以后历代都有编纂。1959年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收宋至民国丛书二千七百九十七部。  相似文献   
2.
《百年书业》编后记 在出版时间长达十余年的《古旧书讯》中,我们认为最有价值的便是奋斗在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出版人所写的书业史料。  相似文献   
3.
十年“文革”,文艺出版园地一片荒芜。“文革”结束后,拨乱反正,百废俱兴。当时我们上海书店(原上海古旧书店)仓库里还保存着一批古旧书,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出版社要发掘选题,再版重印,需要找底本;作家、研究者要写书,需要找资料、找旧著;广大读者在新书品种极其缺乏的情况下,也希望从旧书店找到所需要的图书。上海书店在货源不充裕、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自然就想到了影印旧书这一途径。1978年国家出版局及时批复上海书店可以继续从事影印复制古旧书刊,上海书店迅即复印了一批读者急需的文史读物和工具书等。  相似文献   
4.
正四、社会主义改造经过战争洗礼,迎来新中国的曙光。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等经济政策指引下,古书业经过了最初几年的恢复和发展。1953年,党中央颁布了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形势  相似文献   
5.
《申报》简史 《申报》是我国旧时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广的一份报纸,清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初由英国商人安纳斯脱·美查创办,聘请中国人蒋芷湘为总主笔,钱昕伯、何桂笙为主笔。清光绪十五年(1889)美查回国,成立美查股份有限公司,由董事会英国人埃皮诺脱主持经营。  相似文献   
6.
所谓“三小联”,是指20世纪50年代初,上海二百多家私营书店分别按照出书类别(通俗读物、连环画、儿童读物)联合组织的三家书店——通联书店、连联书店和童联书店。为了称呼上的便利并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相区别,人们往往简称它们为“三小联”。“三小联”存在时间并不长(仅四年多),但它们是上海书业发展史上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7.
1947年春节过后,我从浙江海宁来到上海国光书店学业。国光书店坐落在上海山东路中保坊。这里旧称麦家圈,是英国基督教传教士麦都思圈地造屋、创办墨海书馆的地方,也就是后来形成福州路文化街的源头。  相似文献   
8.
范用同志是当今著名出版家。 1954年我参加上海图书发行公司工作后,公司领导毕青同志常和我们谈起生活书店一些往事,范用是他常提及者之一,但我无缘与他见面。  相似文献   
9.
忆毕青     
俞子林 《出版史料》2011,(2):96-101
1954年,我工作的通联书店和连联书店、童联书店公私合营,合并成立上海图书发行公司,公方代表毕青同志任经理。他是1938年入党的老党员,又是生活书店、三联书店的老同志,有丰富的书店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一、《解放前上海福州路(文化街)一览》(参见附图)是1981年几位老同志参考有关资料回忆编排,沈俊盛同志绘制的,曾先后刊载于上海书店内部刊物《古旧书讯》及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协会编的《出版史料》。图内所反映的,是1948年至1949年初上海福州路一带书店分布状况,“图注”则是对该地点以前或后变化情况的说明。此次重新发表,基本保持原貌,但重新电脑绘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