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匡野 《传媒》2018,(12):67-70
2016年1月,香港《大公报》与《文汇报》合并为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并于同年3月开始进行转型,8月成立全媒体新闻中心,是我国传统主流媒体在新时代进行转型和革新的又一次创新性尝试.由于所处香港地区的独特性,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媒体融合呈现出与内地主流媒体不一样的特色和问题,因此对其媒体融合实践效果进行个案式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通过实地调研来看,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媒体融合尚处起步阶段,主要存在机制体制落后、评价体系缺失、人员配置趋同等问题,在推动媒体融合深入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在概念、机制体制、人员、资源等方面不断完善与加强.  相似文献   
2.
2018年,中国新闻奖增设“融媒创新”奖项,成为主流媒体优质融媒新闻作品的重要价值标尺。5年来,获奖作品较为集中的反映出主流媒体融媒新闻内容生产的长足进步与创新成效。本文基于新媒体视听三维文本分析范式,从形式、内容及技术三重维度,对2018~2022年中国新闻奖79件创新类获奖作品进行全样本考察,全面洞察其创新趋向,为行业整体提升提供有效指引。研究显示,形式层面,奖项引领、标题设计、样态多元深度满足受众新闻内容获取与应用需求;内容层面,融合策划、语态革新、互动升维全面助力融媒新闻内容破圈;技术层面,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双向提升,“技术应用创作”转向“应用技术创作”,深化融媒新闻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以当下国内外文化发展局势为背景,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强调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针对打造文化强国这一议题创造性地提出,重视传播中华民族传统节俗文化是我国实现文化兴国、打造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根本方法,并从节庆传播的角度探讨如何对内增强自身文化底蕴以及对外树立文化强国形象.  相似文献   
4.
匡野 《中国编辑》2021,(1):21-25
5G技术为新闻媒体短视频文本生产力全面释放,高清晰度、虚拟/增强/混合现实(VR/AR/MR)、数据可视化等短视频文本新样态涌现与普及,以及短视频文本应用场景拓展提供了技术赋能.但在行业实践过程中将短视频文本生产技术性创新与突破等同为文本内容价值提升,以及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延循技术主导性思维将短视频文本生产解构为标题、话...  相似文献   
5.
本文立足于当前基层融媒体高质量发展建设新阶段,研究剖析县级融媒体与县域社会发展之间如何有效构建起双向良性互动的深度融合共生关系,呈现县级融媒体与基层社会融合共生的内在逻辑,深度解析以服务实现深度嵌入联结、以赋能区域社会价值共创来实现共生互动的实践模式,并提出新发展阶段的两大提升方向:立足在地性凸显本地化,打造县级融媒体机构的竞争优势;拥抱平台化与生态化,重构价值提供方式体系。为县级融媒体在新时期的深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路径参考与理念探讨。  相似文献   
6.
匡野 《中国编辑》2022,(2):17-22
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群推动了"元宇宙"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元宇宙所具备的高阶万物互联属性将建构出全新的多维跨维信息传播格局.人类沉浸于新格局的信息生态环境系统之中,对于信息媒介的依赖程度以及自身外化拓展实践空间的能力,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信息传播智能深度化与人类媒介依赖深度化的双向累加,元宇宙在给人类带来新一轮赋权的...  相似文献   
7.
匡野 《传媒》2017,(22):43-45
在信息时代,随着网民群体日渐壮大,网络文化从最初的小众文化、精英文化逐渐发展成为当下的大众文化、流行文化。早年间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小范围文化信息传播生态,已经被当下高度发达的互联网生态重组为全球性的网络文化虚拟社区,区域性、地域性的市井文化已然被具有高度全域性、社群性的网络文化所替代。对同一话题的讨论脱离时空限制,从线下转到线上,  相似文献   
8.
匡野 《中国编辑》2024,(4):37-42
ChatGPT的火爆引发了传媒行业对大模型技术应用与产品服务的加速布局,预示着由大模型所构筑的新一代信息传播生态格局即将形成。鉴于大模型在信息传播领域所具备的“为受众提供高质量内容与服务”的强大技术潜能及广阔应用空间与主流媒体深度融合的终极愿景高度契合,如何借助大模型技术赋能主流媒体内容平台建设,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主力军积极参与建设主战场,将成为下一阶段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机遇与新议题。本文以宏观思考整合逻辑分析为方法论基础,从受众内容获取、传媒行业竞争以及信息生态建构三重向度,论述新时期主流媒体基于大模型技术建设内容平台的逻辑依据。  相似文献   
9.
匡野 《传媒》2017,(22)
在信息时代,随着网民群体日渐壮大,网络文化从最初的小众文化、精英文化逐渐发展成为当下的大众文化、流行文化.早年间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小范围文化信息传播生态,已经被当下高度发达的互联网生态重组为全球性的网络文化虚拟社区,区域性、地域性的市井文化已然被具有高度全域性、社群性的网络文化所替代.对同一话题的讨论脱离时空限制,从线下转到线上,人群聚集的方式也由传统社会的空间集合体衍变为全新的网络社会组织,并由此派生出一种全新的社会规范和文化范式——网络文化.在这一过程中,网生内容对网络文化具有极强的形塑作用,同时,由于互联网所具有的强互动性,网络文化对网络内容同样产生了强大的作用力,二者自始至终处于一种无限动态循环的过程之中.对此,本文即以网生内容中较为重要的网络剧作为研究对象,尝试探讨其与网络文化间的双向建构过程,探讨其对于网络文化所具有的形塑作用及网络文化对网络剧生产所带来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10.
匡野  陆地 《传媒》2016,(6):67-69
如何避免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世俗化,一直是近年来各电视台从业人员和学术界众多学者所关注及争论的焦点所在。在后“限娱令”时代,河南卫视《成语英雄》节目所取得的进步与成功,无疑为业界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对于我国电视节目的创新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