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早在40年前,一位伟大的哲人,加拿大传播学巨擎马歇尔&;#183;麦克卢汉,在他的里程碑式的著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就在哲学意义上给了我们太多的解释和预言:媒介就是信息,媒介就是人的延伸,你选择了什么道路,就必然会有什么结果,电视媒体也不例外,你承担了或者说发挥了什么责任,就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走入电视新闻节目,是近几年我国电视新闻改革的成果之一,主持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电视新闻的运作方式和表现形式,丰富了电视新闻表现手法,深化了电视新闻的内涵,从而大大推动了电视媒介传播水平的提高。一、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定义和分类对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研究是滞后于实践的。无论是早期的直播新闻,还是稍晚的录播节目,演播室内的节目串联者都是典型的播音员,他们主要播报既定的串联词或文字新闻,不允许修改加工,也不应有过多的表情动作,而只是一个忠实的传递者。从目前实践看,主持人和传统的播音员有一些共同点…  相似文献   
3.
卞文阳 《声屏世界》2000,(11):18-20
电视新闻报道首先是一门叙述的艺术,从本质上讲同样要遵循一般叙述艺术的规律,只是叙述所使用的手段不同。近几年学批评界兴起的结构主义学派所倡导的话语研究,为我们研究电视新闻叙述方式的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当下,国内新闻媒体“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好新闻、好作品层出不穷。记者放低身段,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将镜头对准普通的劳动者、社会基层群众,反映他们的苦与乐、喜与忧,表现他们丰富多彩的精神境界,给新闻界吹来一阵清风。  相似文献   
5.
“踏上轻骑,马到成功。” 如果说这个广告创意叫绝的话,中国轻骑摩托车集团总公司还有更绝的: 1984年建厂之初,“黑老鸹”、“油老虎”一样走俏赚钱,厂长张家岭却独具慧眼,瞄上了日本K系列项目; 1988年10月,引进成功,当年生产摩托车11.3万辆,实现  相似文献   
6.
和其他传播媒介相比,电视最大的优势是声像合一,因而比其他媒介更直观形象,容易让人因为耳闻目睹真实情况而接受传递的信息。对电视新闻来讲,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离不开现场采访。过去由于采访设备和技术手段的局限,现场采访比较困难,所以在新闻报道中用的较少,单纯的画面加解说词,既给人单调呆板的感觉,又影响了电视媒介对新闻现场感的体现。现场采访的出现和大量  相似文献   
7.
当下,国内新闻媒体"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好新闻、好作品层出不穷.记者放低身段,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将镜头对准普通的劳动者、社会基层群众,反映他们的苦与乐、喜与忧,表现他们丰富多彩的精神境界,给新闻界吹来一阵清风.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时代,电视的优势恰恰可能成为制约电视新闻突破的瓶颈。我们常常羡慕西方新闻报道语词的简洁明快和语态的机智幽默,但是我们自己却无能为力,这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宣传和新闻的混淆,使我们更多地习惯了概念化的宣传模式,钝化了求新求变的创新精神。在经过了几年对电视的狂热之后,不断成熟的受众开始分流:以直播和不受收听空间限制的广播吸引了一部分受  相似文献   
9.
新闻之美     
新闻做到眼下,往往有在死胡同里左冲右突的悲哀与无助。要订阅量,要收视率,要市场份额,要广告合同……似乎新闻必以博人眼球为最终目的。于是,造假、扬恶、捧丑,诸般不齿,竟让众多新闻人趋之若鹜。悲哀,无奈,这是新闻人的悲哀,新闻人的无奈。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深度报道从报刊引入电视获得成功,为电视新闻宣传模式的改革开辟了广阔视野,也成为电视新闻理论研究的新课题.本文谨从实践的角度,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