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高中语文第四册节选了曹禺四幕话剧《雷雨》的第二幕。讲授好这幕话剧,不仅能使学生了解三十年代中国的社会现实,激发学生对今天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受到戏剧文学语言艺术的熏陶。文学是语言艺术,而话剧同其它文学形式的语言相比,又有其独特之处。比如小说作者塑造人物时可以从多方面来叙述描写,可以写人物的肖象、行动、心理,也可以通过写景物、写别人来衬托,写人物的对话只占小说的很小部分。话剧则不同,话剧的唯一手段就是  相似文献   
2.
《抹不掉的记忆》是《农民日报》原总编辑张广友年逾七旬时的精心之作。我同他一起做过农村调查,一起合写过文章,还曾在同一个机关工作过,是相识相交相知30年的老友。  相似文献   
3.
在四月上旬举行的中南区第三次报纸工作座谈会上,讨论了理论宣传和全党办报等问题。现在把各报负责同志在座谈会上的发言要点发表在这里。  相似文献   
4.
(一)农村改革的两个阶段我国的农村改革,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关于农业问题的决定为起点,迄今已近8年。改革的进程可分两大阶段:从1979年到1984年为第一阶段,特点是体制上的大突破带来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从1985年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开始,进入第二阶段,特点是改革转向纵深发展,经济由超常规增长转向常规性稳定增长。这两个方面的变化对整个农村工作提  相似文献   
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果。我们对农村改革的宣传报道也做出了出色的成绩,在不断克服“左”的倾向、推动农村改革步步深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九年来的实践证明:新闻工作者只要站在改革的前列,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为群众的伟大创造呐喊,支持改革,报道改革,指导实践,推动实际工作,就能做出应有的贡献。在这方面,很多同志都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体会。当前,在学习和宣传十三大精神中,很有必要认真总结一下过去九年来在宣传报道两个基本点特别是改革、开放方面的基本经验,前几年报道农村第一步改革的成功经验尤其值得总结,因为它对于今天全面改革的报道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本刊这一期发表的几篇回顾农村改革宣传报道的文章,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都是经验之谈,值得向读者推荐。  相似文献   
6.
1945年冬.安岗从太行山单枪匹马来到平汉路沿线新解放区。筹划成立新华社晋冀鲁豫总分社。他将我调到了总分社当记者。 我来到了武安县的伯延村.向还没有办公场所的安岗报到。  相似文献   
7.
安阳师专图书馆由于实行了科学而又民主的管理体系,使各项工作大体上达到了四化要求,即: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民主化.该馆曾被评为学校和安阳市的先进集体.现将吴象美同志1985年10月在河南省高校图书馆改革经验现场交流会上的发言稿摘登一小部分,供外省的馆长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报纸的形式问题,会经是我们编辑部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在这个争论中,大体上可以分为三派:一派是形式无足经重论者:一派是形式主义者:一派是内容和形式统一论者.形式无足轻重论者认为,报纸只要抓报道内容就够了.报道形式是无足轻重的事.他们在工作中,一不大够究版面安排,二不在标题上花更多的工夫,三不注意运用多种多样的报道形式.有人要求讲究形式,就给扣上一项形式主义的帽子,说是浪费版面,说是不严肃的表现,甚至说是资产阶级的办报作风.报纸上发表一些比较有趣味的作品,他们说这是公子小姐喝茶摇扇时看的东西,根本与工农感情不合.形式主义者与此相  相似文献   
9.
安阳师专图书馆是1984年11月1日开始实行定量管理的,经过一年来的试行,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体会,要搞出一个切实有效的管理方法,事先必须作周密的调查(包括了解兄弟单位的经验、研究本馆的人员情况、分工情况、工作基础等),掌握充分的数据,进行系统的  相似文献   
10.
翻开1959年的山西日报,最吸引读者的是“红勤巧竞赛运动”的报道:回顾1959年我们的工作,最发人深思的也是“红勤巧竞赛运动”的报道。这一报道像红线一佯贯穿着全年整个农村报道,从年初开始,到现在还没有结束。它标志着我们报纸在省委的直接领导下,和全省群众运动的关系,已开始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报纸和运动紧紧地拧在一起,同命运共呼吸 1959年继续跃进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劳力不足。中共山西省委在年初就提出:“要使1959年一个工作日的效率等于1958年一个半甚至二个工作日的效率”。根据这一战斗口号,我们在一、二月份组织了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