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1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夏宝君 《编辑之友》2010,(11):90-9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出版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拓宽了出版行业的媒介传播范围,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交融渗透,中国出版产业进入"大出版"的时代.编辑出版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正经历着从传统的行业发展向产业化发展的进程.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编辑出版的整个流程出现了新的变化,对人才的需求也不同于以往.在产业化导向下,我国的高校编辑人才培养模式应该转向更为开放、务实、与时俱进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我的家     
家,人生旅途的港湾,风口浪尖的避风港。而一个温馨幸福的家更能造就一个美好的生灵和善良的灵魂。“秀才家中出状元”,人们总是这么说,可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爸爸、妈妈都是下岗工人。我倒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等院校学术水平的提高和学术环境的改善,高校学报成为高校师生和科研工作者展示科研成果、交流学术经验的平台。目前,全国的高校学报有三四千种,学报成为反映高校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由于高校学报是依托高校而成立的,其主要内容是学术性的文章,不具有盈利性和娱乐性,所以目前市场上的高校学报雷同性严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公共治理理念为基础,结合公共治理在网络化时代的转型,指出网络媒体在公共治理中的政治考量,主要表现在网络媒体的公共价值目标取向、网络媒体技术引发公共治理的数字化革命以及网络媒体对公民政治选择的影响力,并由此探讨公共治理创新中推进公民网络参与的路径,提出主要的策略建议即培育成熟的网络参与主体、建立防止网络参与"数字鸿沟"的机制、加强公民网络参与的法制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基于受众视角对区域文化形象传播进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在广州的外籍人士开展调研,获知其对广东文化形象的整体认知状况、认知渠道、认知动力以及认可程度,探究区域文化形象对外传播的有效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广州垃圾处理事件为例,梳理了事件过程中的网络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以及政府决策的相应调整,提出政府在处理公共问题时应当主动设置议程、积极引导舆论、改进引导方式、加强机制建设等策略。  相似文献   
7.
夏宝君 《东南传播》2021,(1):147-150
民国时期的中国经历着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和文化碰撞,女性的力量在这一时期空前强大。大众媒体通过对现实世界的重构,成为性别建构的重要场所和领域。本研究基于建构论的视角,对《广州民国日报》的广告图文进行研究,试图探寻其如何通过广告中所呈现的女性的身体、活动交往空间、生活场景、生活方式等话语空间,建构这一时期的女性形象、性别角色与身份变革、女性意识以及女性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8.
夏宝君 《编辑之友》2011,(6):108-110
随着印刷术的普及和书籍的商品化,书籍作为商品广泛流通,宋代刻书及书坊的数量大增,图书市场的繁荣使得书业广告随之发达,许多书坊纷纷在书中作自我宣传。至北宋中期以后印本书逐渐取代写本书,书业广告也大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整体实力的体现,利用体育赛事传播城市形象,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广州市作为第十六届亚运会的举办城市,注意结合亚运文化与城市文明,倡导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重视媒体的作用,讲究传播策略,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传播了广州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