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3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谈论或写作政论需要理想主义。这种“主义”不仅意味着对政论将来式的谋划,也包括要回头看,真正明白政论从何而来,因何而起,以及它现在的情形。无疑,政论的整体目标是指向特定的政治架构。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政论者的言说都在强化某种政治目标,尽管这些目标不是完全一致,甚而存有冲突和矛盾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大致来讲,乙酉年的新闻界充满了离别的感伤,以及英雄路短的复杂情怀。在这一年中,报刊广告呈现历史性的滑坡,新闻纸价格持续上涨,吞掉了许多报纸的盈利预期。此外,对于新闻业的从业人员来讲,新闻舆论的大环境似乎有所收紧,个人的命运在跌宕的行业里因由各种考虑面临选择以及另样的路途。因此,无论是出于对业界的宏观考量,还是仅就编辑记的微观感受,乙酉年都显示出了某种悲情色彩。  相似文献   
3.
当下95%左右的时评已经沦落为“时事的牢骚”了(以下简称“时骚”)。这个“骚”不是《离骚》的“骚”,而是搔首弄姿的“搔”,隔靴搔痒的“搔”,臊气熏天的“臊”。说到时评,我更怀念的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甚至更靠前的光景,在那样的时代中,时评犹如锋芒毕露的匕首,刺向最需要解剖的地方,由此诞生了一批个性迥异、影响力巨大的时评家,诸如  相似文献   
4.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本次向全国“两会”派出了20多名记(包括1名评论员),其人员构成主要来自于《南方日报》和(《南方都市报》,所有的前方采访稿件都在集团内部报刊上共享。在报道的行政组织上,整个采访团队由集团统一安排;而具体的报道内容和规划以及后方的编辑仍由各报自行负责。此外,与旗下南方网进行的“报网互动”是南方报业今年“两会”报道的新型模式。无论报纸还是网媒,尽管各自都有独有的特质,但南方报业的下属媒体仍然在“两会”报道中集中体现出共有的、可以归纳为“南方理想”的新闻气质。亦即在“两会”这一报道平台上,利用密集的议程设置,诸如房价、医改、股市、死刑复核等主题——一如既往地追问社会公正与公平、个人的时代遭遇和感受、施政的正当性和有效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今年下半年,我国的舆论监督遭遇多事之秋:7月份,南京出台舆论监督稿件审核制度,要求媒体在采写批评稿件时,必须要征得当事,特别是批评对象的签字同意。此事一经披露,立刻在全国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有论认为,如此做法必然将媒体在舆论监督上的最后一点尊严都抹煞掉。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经济危机步步进逼的情势下,商谈媒体中人的角色扮演,再次令我感到意兴阑珊。经济问题显出书生的百无一用,更为他们的生活投下深一层的阴影。年初以来,报业蒙受整体上的经济压力,逐渐涉入危险的境地。政治管束则随着经济困顿而紧缩。纸上的新闻已是百无聊赖,能写的不能议,  相似文献   
7.
今天的传媒格局已然变化.在很多语境中,新媒体成为传统媒体的竞争者,并且被粗暴地描述为目前的胜利者.这样的判断仍显简单.这是因为新媒体本身也在经历转变,这种转变显出了其内在的优势和劣势.因此,一概以新媒体为参照去否定传统媒体并不能提供足够的论证.  相似文献   
8.
一张都市类报纸,总会在办报之初向读者宣示办报的理念.这几乎是约定俗成的习惯,但更考验报纸的是日常办报中的具体作为,站在什么角度写新闻?站在何样立场发言?对社会和国家等秉持何样的态度?因而,对报纸来说,坐言与起行是相辅相成的,而报纸内设的新闻奖就是这一言行的集中体现.有什么样的报纸,就有什么样的报纸格调,也就衍生出相应的报纸新闻奖.  相似文献   
9.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过对“两翼齐飞、图文并重”的新闻思想的研讨与实践后,长期显得很弱的“新闻摄影这一翼”方兴未艾,有人已经提出“读图时代”的概念。然而摄影记者提供的摄影作品如果不经过图片编辑处理发表,那它就是再精采也还是“自然人”,成不了“社会人”,即发挥不了社会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图片编辑也就没有新闻摄影的社会价值,而报纸头版的图片更肩负准确彰显报纸定位、风格的重任。头版图片编辑责任空前的增大了。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经济危机步步进逼的情势下,商谈媒体中人的角色扮演,再次令我感到意兴阑珊。经济问题显出书生的百无一用,更为他们的生活投下深一层的阴影。年初以来,报业蒙受整体上的经济压力,逐渐涉入危险的境地。政治管束则随着经济困顿而紧缩。纸上的新闻已是百无聊赖,能写的不能议,能议的不让写,可说又可议的寥寥可数。新闻理想的零余者没有比现今更加踟蹰的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