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主持人语:党建报道是党报的特色所在。新时期以来,党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各类社会问题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作为直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党的自身建设情况的党建报道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从目前的情况看,大多数党报的党建报道形式上分为三种:一是日常报道,及时宣传中央和各级党委的中心工作;二是专栏报道,多用于战役性报道;三是定期的专版、专刊。总的讲是领导重视,报道品种丰富,形式多样。但是,在一部分党报的党建报道中还存在着面孔呆板、内容枯燥等问题。而且在新的发展时期,党建工作不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党建报道也必须适应新情况、关注新问题,不断改进方法,加大力度,使党建报道为广大读者所接受、所喜爱。可喜的是,各级党报在拓宽党建报道领域、创新党建报道形式等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使党建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不断增强。本期我们选择了四篇文章,作者的共同体会是党建报道给党报提供了丰富的新闻资源,党建报道能够做到既让党满意,也让读者喜爱。  相似文献   
2.
“激情”,是人们概括牛玉儒精神最常用的字眼。激情,也是对我们采写牛玉儒事迹最贴切的描述。2004年10月27日到11月6日,我们随牛玉儒事迹新闻采访团到内蒙古采访。10天时间,采访近百人;半个月内,写出了4篇通讯、4篇本报评论员文章。第一篇通讯,字数近万。采访中,讲到牛玉儒的魅力,与他共事过的干部说:“跟他干很苦很累,但还是愿意跟着他干。觉得有一股冲劲,能成就一番事业。”实际上,这同样是我们采写牛玉儒事迹的体会:采写他的事迹很苦很累,但还是非常愿意这样干。原因是我们充分理解了这一典型人物,感觉能把这个难得的先进人物写“活”,再…  相似文献   
3.
4.
崔士鑫 《传媒》2017,(17):26-28
在移动传播已形成潮流和方向的今天,中央领导已经明确提出,要把移动优先作为重要战略,把资源、技术、力量向移动端倾斜,突出强调了“移动优先”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升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崔士鑫 《传媒》2017,(24):29-29
2017年1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记协成立80周年贺信中,再次向中国记协提出建设"记者之家"目标。笔者作为从业20多年的新闻工作者,听到"记者之家"感觉非常亲切。中国记协成立8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确不愧为中国新闻工作者的"娘家",许多人都得到过记协多方面的教育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介或新媒体的挑战,首先应准确判断“媒介”和“媒体”之间的区别.传统媒体应该正视新媒介所带来的挑战,在利用传统媒介的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发展新媒介,壮大媒体整体实力,实现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7.
崔士鑫 《青年记者》2009,(24):60-61
西藏日报社推出的《雪域边线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获得了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报纸系列报道的一等奖。能够获得中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的一等奖,在西藏日报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从获奖作品属于完全独立采写、刊播的角度上讲,这也是西藏新闻界历史上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8.
2004年两会召开前,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曾组织过一次受众需求调查,结果显示:选择"非常关心国内外大事"的被调查者占到了总样本量的50%;"关心与生活密切的时政新闻"的占31%;仅有3%的被调查者很少关注时政.这反映出人们对时政新闻有着旺盛需求.然而毋庸讳言,目前时政新闻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相似文献   
9.
10.
在移动传播已形成潮流和方向的今天,中央领导已经明确提出,要把移动优先作为重要战略,把资源、技术、力量向移动端倾斜,突出强调了"移动优先"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升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